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剧照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海报
庄严的“九三阅兵”刚刚结束,全国人民仍沉浸在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氛围中。与此同时,一部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夕那段隐秘而辉煌历史的红色谍战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也于昨今两天在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再度与申城观众见面,为这段充满家国情怀的记忆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聚焦1949年开国大典背后,一群广播工作者如何克服技术难关、谍战干扰,成功完成直播任务的故事。这与“九三阅兵”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强大的国家实力,以及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时代主题,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智慧与担当
1949年8月中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直播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在那个技术匮乏、设备简陋的年代,更面临着潜伏特务的严峻挑战。剧中的技术人员,包括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的两拨人马,在卢海宇(张桐 饰)和赵英杰(姚文旭 饰)的带领下,从最初的相互猜疑到最终的携手并肩,克服重重困难,只为确保新中国“成立之声”能响彻全世界。
话剧创新性地运用了“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技术,配合纵向狭长的舞台设计和精妙的几何装置与光影运用,不仅重构了1949年北平的历史场景,更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剧组在台词设计上更是严谨考究,特邀播音专家指导,演员苦练不同播音风格,并将真实的广播技术术语融入对白,力求精准还原历史的专业性与年代感。
紧张与悬念
《直播开国大典》在表现广播人完成任务的行业戏基础上,巧妙融入谍战元素。潜伏的特务伺机破坏,使整个电台在保密与安全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这种紧张悬念的设置,令话剧情节扣人心弦,也让观众在为历史时刻的到来而激动的同时,也为剧情中的“电波暗战”而捏一把汗。
正如编剧、导演田沁鑫所言:“这部剧填补了国内舞台上正面描写开国大典幕后直播故事的空白,这是对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的致敬。”剧中经典台词如“我们建立国家不容易,这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值得我们用生命做支撑!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更是表达了那个年代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选择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上演《直播开国大典》,无疑为此次演出增添了更深厚的历史意义。从“九三阅兵”的隆重庄严,到《直播开国大典》舞台上的智慧与信念,观众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澎湃力量,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