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仙桃(中国画) “一心多用”是谎言 每天问声好 日军“慰安妇”研究33年的历程 终生难忘的白蜡条 年来年过
第14版:夜光杯 2025-09-08

每天问声好

管新生

每天早晨,我和很多人一样,打开手机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微信。这是标志性的晨曲。

在打开微信的一瞬间,就可以接收到四面八方的问候,远在天边的朋友一下子拉近到了眼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美好的一天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微信金句颇丰,最暖的应该是这一句:我们每天在微信里相遇问候。

于是读到了某人签名售书的预告,看到了某人应邀出席大型演讲会的现场直播,最为厉害的是一位朋友晒出了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制作的视频专辑,历史资料丰富,极为震撼,的确不凡。

送上一朵红花点赞,发两个大拇指表示鼓励,来三个拥抱为最高级别的赞赏。

当然,也有至暗时刻。

那是一个很小的群“少年五人行”,一共五位发小。某日,陡然发现一位每天发信息问候的罗君连续数日没了音信,连忙互相打探,都不知道。顿时慌了手脚,偏偏无人有他的新址:他的手机永远铃响一直无人接听。最后消息:夫人早逝的他曾邀请群里的一位一起去南通新购房子同住。正乱了阵脚时,“少年五人行”中有一位总算脑子清爽过来了,他原是《新民晚报》退休的老编辑,突然想起报社里有一个“帮侬忙”的部门,立即一只电话过去提供了相关信息,三个小时之后来了回音:去南通的发小在孤身一人的房间里跌了一跤,绝无干扰地往生去了,呜呼哀哉。

每天的微信,起码报送了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常信息——普普通通的平安健康信息就是最大的安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此,我每天发送的图片绝不敢掉以轻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最近挑选的是国外著名摄影大师的剪影作品;前些时日发给朋友的则是齐白石徐悲鸿大师的精品佳作。其实,每日的微信吉祥图片是值得如此付出的,它可以让你快乐度过每一天,我乐此不疲。

感谢现代科学给了我们如此便捷的联络方式,遥想当年的书信飞鸿电报电话两地书,真是恍如隔世。

俱往矣,已是微信时代,换了人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