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看视频
乐文照,我国西医界泰斗、著名内科专家,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办自教的医科大学创始人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行医和教学生涯中,乐文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乐文照曾在静安别墅111号居住。
办中国人的医学院
乐文照出身浙江镇海的商人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1913年,17岁的乐文照从上海南洋中学高中毕业,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地质学。一年后,他回到上海转考上海哈佛医学校,后转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2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夏,乐文照回到北京,担任协和医院外科医师,不久改任内科医师。第二年,乐文照回到上海开设诊所行医,并在上海时疫医院(传染病医院)任兼职医师。因为医术高明,他还受聘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生化学和细胞组织学。
1927年,上海有不少外国教会所办的医学院校停办,学生辍学,颜福庆、乐文照、高镜朗、赵运文等医学界人士决心创办一所由中国人自办自教、为中国人服务的医学院。时值第四中山大学成立,几经争取,医学院最后设在了上海。1927年7月,颜福庆被任命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乐文照任代理院长兼教授。医学院诞生之初只有两个班级29人,八位教师都是沪上赫赫有名的医药专才,如乐文照、高镜朗、任廷桂、蔡翘、谷镜汧等。
1928年秋,颜福庆来沪上任,乐文照任副院长,并兼内科教授。两人合作默契,成为一生的莫逆之交。颜福庆从事行政方面工作,主要着力医院基建筹款,乐文照主持采购医疗仪器等。两人勤俭办院,为医院积累下大笔资金,1936年将校舍扩建并建立了附属的中山医院。后来,海格路(今华山路)的红十字会医院(今华山医院)成为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基地,乐文照也出任该院内科主任。
大医精诚济世救人
“八一三”战火爆发之后,医学院的经营陷入困境。1938年,颜福庆被调到重庆出任卫生署署长,上医的重担落在了乐文照身上。上海沦陷期间,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是上海唯一一家既未被日方接管,又无敌伪派驻的大医院。乐文照反复教导他的学生,医患关系一定要简化为只有医生和病人。他冒着危险收留、保护新四军的伤病员,留用上医毕业的两位共产党员,不限制新四军方面采购药品、器材。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卫生局官员专程上门聘请乐文照出任公济医院(今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但他婉拒院长之职,宁可做内科主任,专心业务。1949年末,乐文照住在静安别墅111号。张元济的儿子曾经记录过一段上门求医的经历:“1949年12月25日,商务印书馆工会成立大会,父亲应邀参加,在致辞时,突然摔倒,众人即刻把父亲送入中美医院(今凤阳路长征医院)抢救……我认为应改请乐文照医生治疗,迁出中美医院,立即至静安别墅乐医家中,将父亲起病经过告知乐医,请他医治,乐文照愿意一试,乃同至中美医院,断为脑血栓病,翌日迁到离家较近位于延庆路的剑桥医院。说来也巧,从中美医院至剑桥医院途中,父亲躺在病车中清醒过来,经乐文照医师精心医治,病情渐见好转,1950年5月出院回家……”
乐文照医术高超,贺友直也曾在夜光杯上撰文《两位甲级一等医生》记录求医经历:“那是1952年—1953年之间的事。那年段我患了尿蛋白,是吓人的病……经人介绍,在淮海路的淮海坊东面约摸在现今SONY专卖这处一家药房的二楼,有个私人诊所,开业医生名叫乐文照,推门进去,门边小桌后坐着一位穿白衣戴‘大馄饨’式白帽子的护士,收挂号费,开病历卡,挂号费不低于旧币三万,诊所房间不小,医疗设备也不少,有听筒血压计吊针架,还有床,不是病床,仅作检查用的。坐着候诊的也不少,男女老少齐全,乐大夫全神贯注用听诊器轻叩病家胸背,待环视一周注意力落到墙壁上挂的证书:‘甲级一等医师’。”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四明邨
地址:延安中路913弄9-121号
四明邨的石库门房屋是四明银行于1912年与1928年两次投资建造,1931年又增建一次,使四明邨共有混合结构、砖木结构的楼房118幢。四明邨前期为二层楼房,后期靠近巨鹿路一带为三层楼房,装有盥洗设备。主弄宽七米,支弄宽四米,建筑分两边行列布置。四明邨是“文化名人村”,这里见证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留下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背影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影星胡蝶的倩影。
马勒住宅
地址:陕西南路30号
1927年,英籍犹太商人爱立克·马勒投入巨资建造了这座北欧风情的“梦幻城堡”。马勒住宅1936年竣工,历时9年。住宅由6座大小不同的建筑组成,共有大小房间106间。住宅主体建筑为主楼,外墙以砖镶嵌,有色玻璃嵌在尖顶上,半透半遮;主楼第三层外是一条狭长的阳台,后面耸立着斯堪的纳维亚哥特式尖塔;花园设在主楼南向,四周植有名贵花木。马勒住宅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抒真旧居
地址:南汇路38号
谭抒真1949年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创办了上音乐器工厂,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提琴制作专业。南汇路38号曾是上音宿舍,谭抒真当时居住在三楼,与他同住38号的还有葛朝祉和王品素教授。在南汇路近北京西路一头的85弄14号,还住着男低音歌唱家、有“东方夏里亚宾”之称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温可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