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8版:特稿 2025-09-09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何银在新疆尼勒克县科蒙乡中心小学支教

跨越12年的重逢

支教结束后,何银获得荣誉证书,并和同学们一起拍了毕业照

何银和她的学生们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杜雨敖

“陈老师好!”在重庆观音桥一家火锅店的门口,何银一回头就看见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12年的时光,这一刻仿若只是短暂的一瞬。

今年8月16日,一个普通却又特殊的日子,何银与自己小学时的支教老师陈康重逢。而她在今年上半年也成了一名支教老师。这场相聚,不仅是师生情谊的延续,更像是一场关于梦想与传承的奇妙接力。

师生俩拍摄了一张与12年前相似的照片。两张照片的对比,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与感动。网友评论:“老师是太阳,你是月亮,阳光洒在你身上,你就有了光,最终,你也变成了太阳。”

一、山乡微光照亮小星星

2013年的冬天,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坭坝乡荣农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上海“汇爱”公益项目的志愿者。陈康是其中之一,他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当年只有28岁,第一次到遵义。在捐赠的物资中,一个足球、一双运动鞋、一件羽绒服、一个文具盒、一个保温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礼物,都是每一个乡村孩子心中的期盼。

当时,10岁的何银上四年级,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她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陪伴她成长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和蜿蜒无尽的山路。在何银记忆里,那时的生活很单调,大山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她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陈康被分配到小学四年级代课,主讲体育与美术。这个班只有13个学生,他的到来,为何银和同学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带领孩子们做小实验,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实验器具,在这些山村孩子的眼中,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奇宝贝。当灯泡亮起、磁铁相互吸引的一刻,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何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知识可以如此有趣,外面的世界有着数不尽的奇妙,等待她去探索。

山里的孩子们特别喜欢体育课,陈康就陪着他们在简易的操场上踢足球。陈康还将老旧的投影仪调试好,当《贝影》的片头音乐响起,教室里孩子们的眼睛瞬间被幕布上跃动的画面牢牢抓住。这是一部讲述传奇球星贝克汉姆的纪录片,对于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而言,绿茵场上的速度与激情,都市街头的繁华与梦想,都像天空深处的星星般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心驰神往。

今天的陈康已经不记得当年自己在给孩子们放映时说了什么。12年后,当陈康用手机再次观看《贝影》时,画面里的解说词是:“贝克汉姆出生时体重不足3000克,从小就很瘦弱,但他腿和脚特别灵活,比别的孩子更早学会走路。在足球场上,他不是天才,没有上天的眷顾,他只是默默奔跑,静静地等待。在他的足球生涯里,曾经8年里6次受重伤,但最后,贝克汉姆创造了康复奇迹重返世界杯,每一次他都咬牙复健,重新站在球场上……”陈康想,当年也许就是这些话语像细密的春雨,浸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陈康深知这些留守儿童内心深处对关爱的渴望,每一堂课他都上得格外温柔,耐心地解答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何银至今都记得,家访时陈老师告诉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那些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何银心中梦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支教时间结束后,陈康返回上海。何银是班里唯一家里有电话的学生。她拨通了陈康的电话,声音中带着一丝羞涩和期待:“陈老师,我从来都没见过上海是什么样子……”电话那头,陈康的心泛起一阵酸涩,他默默记下了孩子们的愿望。不久之后,何银和班里的13个同学,每人都收到了一张来自上海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印着上海繁华的街景和标志性的建筑,每一张都写着孩子的名字和一段温暖的祝福。这件事,何银到今天还记得,在遥远的上海,有一位老师始终牵挂着他们。

二、从被照亮到成为光

小学毕业后,何银与陈康渐渐失去了联系。何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大山。她始终记得陈康老师说过的话,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份信念,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成长过程中,何银对舞蹈的热爱也愈发浓烈。她从小就爱跳舞,初中、高中,都代表学校参加舞蹈比赛。舞蹈,成了她表达自己情感、追逐梦想的方式。凭借着出色的舞蹈天赋和不懈的努力,2022年,何银考入了新疆伊犁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今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何银在朋友圈看到了小学同学与陈老师相逢的照片。那一刻,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12年未曾谋面的老师,再次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几经辗转,何银加上了陈老师的微信。得知陈老师8月会去重庆出差,她毫不犹豫地决定,一定要去见老师一面。

何银说:“原计划我们班还有4个同学和我一起要去看陈老师,后来有3个人临时有事去不了,我就和另一个叫苏益的女同学约好一起去重庆。”

8月16日,何银与苏益早早地从坭坝乡出发,坐了3个小时的大巴车到了重庆市,又换乘了2个小时的地铁,终于抵达了观音桥。一路上,何银的心情有点小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时候与陈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她想象着老师的模样,猜测着再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

当何银在火锅店门口看到陈康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尽管12年过去,老师留起了大胡子,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陈康的手,激动地说道:“陈老师好!”陈康也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学生,脸上露出笑容,对着何银和一同前来的苏益说:“你们好,这些年,你们过得怎么样,上大学了吗?”

火锅店内,热气腾腾。何银和陈康相谈甚欢,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着这些年各自的生活经历。何银告诉陈康,她也踏上了支教的道路,刚刚以“优秀实习生”的身份结束在新疆尼勒克县为期约半年的支教,并计划继续投身基层教育,将陈老师曾经给予她的关爱和希望,传递给更多的孩子。陈康听着何银的讲述,眼中满是自豪和欣慰。

三、善意的传承与延续

今年大三的何银,上半年去支教的新疆尼勒克县科蒙乡中心小学是一所边陲学校。在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年陈老师说的那句:“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何银还总是习惯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老师就鼓励我走出大山”这样的话和孩子们追忆往昔。好友笑她今年才22岁,居然敢说“我年轻的时候”,何银哈哈大笑,后来就改说“我小时候,我老师就鼓励我走出大山”。

火锅桌上,陈康听完何银讲的这些,笑得前仰后合。他对何银说:“新疆已经够大的了,你想让孩子们去哪儿啊?”何银说:“老师,你知道吗,我是建校以来首位专业的舞蹈社团带课老师,每周我要上12节体育课,4节音乐课,1节舞蹈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有课。我问孩子们,你们长大了想考大学吗?想考哪里的大学?孩子们都表示想考大学,但大部分孩子只知道新疆的大学。我想让他们知道,新疆很大,但外面的世界更大,只要你好好学习,走出新疆去看一看,你会发现外面和家乡一样美丽。”

陈康的笑声渐渐平息,眼眶却泛起微微的湿润。他望着眼前这个曾经怯生生的小女孩,她的眼中闪烁着与当年的自己如出一辙的炽热光芒。那个12年前在荣农小学教室里,追问自己“上海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如今在以同样的方式,为另一群孩子点亮认知世界的明灯。

“原来这就是传承的力量。”陈康的声音里有着难以抑制的哽咽。“当年我给你们放《贝影》,只是想告诉你们平凡人也能追逐梦想,没想到你把这份火种带到了更远的地方。”陈康仿佛看到何银在新疆的操场上,带着孩子们奔跑、歌唱、起舞。

“你知道吗?”陈康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对着何银说:“当年我离开荣农小学后,听到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发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公益,依托上海对口支援遵义市,公益活动从未中断。但我最担心的还是当年那些转瞬即逝的启蒙教育,会像烟花般消散。但你看,从遵义到伊犁,从西南山区到西北边疆,这份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竟跨越千里在你身上延续。”此刻,陈康更加坚信,教育的意义从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点燃一盏灯,照亮更多人成为光的可能。

那天晚上聚会结束后,何银将自己与陈康老师的合影发在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有82000个赞,2600条评论。在这些网络留言中,陈康最喜欢这段对话:

“怎么全网都搜不到陈康老师?”

“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支教老师,是千千万万人里面的一个。”

陈康感慨,能够引发网友大量关注与共鸣的,或许就是照片所展现的12年折射出乡村教育令人动容的蜕变。镜头拉近,是一位年轻的支教教师在新疆戈壁的校园里,用舞蹈带着孩子们尽情欢歌;镜头拉远,展现的是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无数教育工作者在沟壑纵横间执着耕耘的身影。这份跨越时空的呼应,让网友们看到,即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教育的种子也能向着阳光奋力生长,以及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为贫困地区发展汇聚的力量。

陈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道:想不到多年之前的一些小小善举,在今夏火了起来。我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相比之下,孩子们自己的努力,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广大乡村教师的付出,各级各地政府在地方发展、扶贫道路上的努力,才是更值得歌颂的。向曾经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支教老师们致敬!

字里行间,充满着谦逊与感恩。

那些被时光沉淀的过往,在这个夏天泛起涟漪。陈康深知,个人绵薄之力不过是沧海一粟,真正推动乡村教育向前的,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炽热目光,是父母倾尽全力的守护,是一代又一代乡村教师扎根土地的坚守,以及无数人在扶贫路上的不懈跋涉。

如今,何银接过了陈康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支教的道路上前行。她和陈康的故事,就像一个温暖的闭环,见证了教育的力量和善意的传承。那些跨越山海的支教岁月,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温暖瞬间,像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乡村教育未来的璀璨星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