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荷花奖”舞剧奖结果公示 进入上海生活的芯子 观演兴正高  能饮一杯无 众名家亮绝活  戏码头补空白
第9版:文体汇 2025-09-13

观演兴正高 能饮一杯无

音乐剧《男声小酒馆》创新观剧模式

剧中演员与观众互动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音乐尚未响起,酒香已先抵达。昨晚,步入久事·上海商城剧院的观众惊讶地发现,传统剧场简洁明了的入口处大厅被改造成一个温馨的小酒馆空间,圆桌与高脚椅、暖黄灯光与缤纷酒柜、吧台后忙碌的“酒保”与观众手中那杯凭票兑换的佳酿,这一切都打破了人们对于观剧仪式的固有想象。百老汇热门音乐剧《男声小酒馆》在中国首次驻演,仅上海一站。这不光是演出,更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情感体验和消费盛宴。它将饮酒的欢愉、观剧的沉浸与消费的快乐融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参与模式。

《男声小酒馆》的创新在于观演关系的重构。它推倒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不仅将剧场环境改造为酒馆,更邀请观众上台参与互动,使每个人都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演出的共创者——一位身着新中式风格衣裙的女士被邀请上台,端坐在酒桌边的她聆听着专业演员的款款情歌,忍不住羞涩地抿嘴微笑,台下善意的笑声随着演员的“表白”而掀起阵阵热浪。一种新型的剧场共同体由此产生——这里没有严格的表演与观看的二元分化,只有共享此刻的参与者。

酒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媒介角色。主办方通过一杯免费的酒,巧妙地在观演前就给了观众提示:从日常生活的拘谨中释放出来吧,进入一个更加开放和愉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情感更容易流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容易消融。

演唱的歌曲多聚焦于爱情、思乡等人类共同的情感命题,直击人心最柔软处。当熟悉的曲调响起,观众情不自禁地跟唱,巨大的共鸣在剧场的空气里荡漾。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这种可分享、可记忆的体验本身具有极高的价值,消费者不仅是在购买文化产品,更是在购买可以分享的社交资本和独特记忆,这恰恰契合了社交媒体时代体验消费的新特征。

当然,这种新型演出形式也不由令人思考:当艺术与消费如此紧密地结合,当愉悦体验成为明确卖点,这是否会削弱艺术的批判性和深度?《男声小酒馆》的演出或许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艺术不一定要沉重和苦涩才能深刻;集体欢愉也可以是一种力量,能重建现代社会中日益稀薄的人际联结。

当音乐戛然而止,观众面带红晕地步出剧场,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晚的娱乐,更是一些难忘的体验和情感的滋润。《男声小酒馆》证明了艺术可以既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既是深刻的也是愉悦的,既是审美的也是消费的。在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中,喝酒看戏不再只是简单的休闲,而成为一种重新连接自我与他人的仪式,一种在欢愉中寻找意义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正是当代人所需要的文化体验——在快乐中收获启迪,在共同的消费场景中找到连接,在酒杯中照见彼此闪亮的笑容。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