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海市静安区体育馆将迎来一场特殊的乒乓盛会——2025年“体彩杯”全国帕金森乒乓球友谊赛。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以下称“帕友”)将握紧球拍,在球台两端划出属于生命的坚韧弧线。这是国内首个帕金森乒乓球全国性赛事,选择落地上海,背后藏着一段“乒乓战帕”的温暖过往。
故事的起点,是两年多前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的一次倡议。他是上海“乒乓战帕”的发起人,希望以乒乓球为纽带,探索“体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新路径。这一想法迅速在乒乓界、医疗系统引发共鸣。
去年至今,上海市乒协牵头举办了两届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公开赛,奥运冠军樊振东担任帕金森乒乓球公益大使,不仅现场指导“帕友”打球,还录制视频为他们加油打气。此次全国赛消息一出,各地“帕友”反响热烈,青岛市乒协是响应最快的队伍之一。青岛市乒协海外专委会主任沈燕飞透露,“有位‘帕友’原本每天上午服药后需要休息,为了参加集体训练,特意和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就想跟上大家的节奏。”沈燕飞说,“对他们而言,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注入生命新力量、点燃生活新希望的契机。”
这场赛事早已超越体育竞技的范畴。来自中国乒乓球队国手的祝福,将汇聚成暖心视频,在比赛现场播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将在现场设立医疗保障点,为“帕友”提供即时健康监测与康复指导,让“体医结合”从理念落地为实践;新民晚报社、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理想汽车等单位则从宣传、器材、物资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用跨界合力筑起生命同盟。这是一场属于普通人的生命赞歌:以乒乓为媒,让坚韧发光。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