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
穿越时光隧道  重现村宅记忆 短短一个月实现100%签约 外滩光年·时空回响 拎着一个包,就能来创业!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9-29
东安二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顺利推进

短短一个月实现100%签约

本报讯(记者 孙云)三个100%!昨天下午,徐汇区枫林街道东安二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实现100%签约,这是继去年底东安一、二村征收项目和今年初天钥新村六期旧改项目先后实现100%签约之后,枫林街道城市更新项目第三次实现100%签约!在昨天傍晚举行的庆祝仪式上,东安二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惠及的居民们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的情绪,登台发言的居民代表几度哽咽。参与项目推进的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地说,在短短一个月中实现100%签约,这是枫林街道“以心换心”群众工作法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将“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化作了居民安居梦的夙愿成真。

东安二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毗邻去年底广受关注的东安一、二村征收项目,项目涉及的8幢楼、17个门牌号中,最早的建于20世纪50年代,最晚的也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不仅近半房屋系煤卫合用,更是年久失修。年逾古稀的白老伯住在74号楼一楼,他说,每逢下大雨,家里就会进水,大家就要忙着“敲浜”,家里的家具都因此发霉了,所以,一听说项目启动,他第一个签约。白老伯说:“旧楼变新楼,还有电梯,光冲着这两点,我就签字!”不仅自己签约,白老伯还作为志愿者给邻居们做思想工作,带动全楼18户居民全部签约,成为第二个全部签约的楼栋。

居民们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盼望由来已久,隔壁东安一、二村征收项目去年成功签约,更让大家的愿望愈发迫切,但最终能让所有人愿意签约的,还得靠细化方案、精准满足居民需求。枫林街道专班联合多部门召开多场圆桌会,针对原有90余种房型的整合难题,工作组提前对接设计公司,将居民合理建议融入方案,最终优化出40种回搬房型。

59号楼的周阿姨说,她家三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家里,一张沙发就占了客厅的大半面积,窗外电线水管缠得像“蜘蛛网”,刮风下雨就怕漏电,一下雨天花板就掉粉,做饭得举着伞。拆除重建后,174套煤卫合用的房屋都有了独立厨卫。

为了让一些情况特殊的居民不错过这个改变生活环境的机会,专班还跨区守住“窗口期”:行动不便的张大爷长期住在松江,无法回徐汇,工作人员清晨驱车两小时专程赶去,将新房的户型图铺在老人床上,逐页讲解“哪个户型卧室大”“哪个阳台朝南”;频繁出差的孙先生多次错过与项目组线下沟通,眼看签约期临近,他提出能否改在虹桥机场碰面,专班同志当即赶赴机场出发层,用20分钟梳理关键问题,解答其对新房交付时间的顾虑,让孙先生在登机前完成签约。

面对少数起初有顾虑的居民,专班则情理兼顾。例如,一名居民因为项目面积不计算她家天井里近20平方米的违法搭建,而始终不肯签约,最终也在大家劝说下想通了:“不能因为我一家,耽误大家住新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