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减肥”的第一反应是想办法让体重秤上的数字降下来。然而,裤腰渐渐紧勒,肚子慢慢鼓了出来,体重秤上的数字却没怎么变,这“将军肚”提醒我们,光看体重数字并不足以衡量健康。医学上把腹部脂肪堆积称为腹型肥胖。作为日益突出的健康隐患,腹型肥胖不仅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近日,“关注中国人群腹型肥胖科普公益展览”在本市吴江路与石门一路交叉口广场举行。在展览现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海冰教授表示,我国人群体脂分布更趋向于腹腔内聚集,腰围过大可直接导致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腹型肥胖不仅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更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的本质是内脏脂肪过多沉积。这类脂肪代谢活跃,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炎性因子,直接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中国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30%,其中腹型肥胖人群占比显著。腹型肥胖合并脂肪肝患者单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效果有限,容易出现反弹、难以逆转脂肪沉积。对于这类人群,应尽早进行科学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必要的医学干预,以避免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体重管理关口应当前移,而不应等到出现并发症或病情加重后才予以重视。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持续创新,新型药物玛仕度肽通过同时激活GCG受体和GLP-1受体,发挥更好的效果,在改善肝脏脂肪堆积、血糖调控、体重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并实现从单纯减重到全面健康管理策略的转变。这款创新药的使用须严格把握适应证,适用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剂量滴定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周注射一次,以提高耐受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