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特朗普缘何对美国高校紧追不舍? 高市接手自民党“烂摊子”日本社会进一步“向右转”
第15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5-10-09

特朗普缘何对美国高校紧追不舍?

肖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

美国联邦政府10月1日向9所美国高等学校致函,敦促它们“自愿”签署执行《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承诺书。

“九项承诺”暗藏玄机

信函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签约的“四大好处”:一是可以获得争取助学贷款、赠款项目和联邦合同的渠道,二是研究项目可以获得直接或者间接资助,三是高校的国际学生和其他类型签证的申请将会得到批准,四是可以获得税收优待。接下来,信函用了9页多的篇幅来列举美国高校需要作出的“九项承诺”,包括录取平等、文明对话、非歧视招聘、制度中立、改善教学评估、维护学生平等、财政尽责、完善对外交流和逐年考核。

“九项承诺”的遣词造句非常冠冕堂皇,但在当前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却往往有其特指。有一部分具有强烈的党派色彩,直接服务于特朗普的国内议程。

比如录取平等和非歧视招聘,是指在录取学生和招聘教职工时,不得将申请人的性别、种族、国籍、性取向、性别认同、宗教背景或者其他相关因素作为考量标准。录取学生时,必须依据考试成绩或者其他有客观标准的筛选方式,并匿名公布所有录取和未录取申请人的成绩。文明对话是指不得因观点惩罚或者羞辱他人,特别是指不得惩罚、贬低保守主义思想或者煽动针对保守主义思想的暴力行为。此外还规定学生在表达观点时不得破坏校园秩序、不得攻击其他学生个人和群体,不得阻碍特定种族、国籍、信仰的学生进入校园,主要是为了限制美国高校反对以色列的抗议活动。

另一些承诺党派色彩相对较弱。改善教学评估强调遏制“绩点通胀”,不得依据非学业因素人为抬高学生绩点。财政尽责要求人均运营基金在200万美元以上的高校连续五年冻结学费,同时为“硬科学”学生免除学费。完善对外交流规定高校招收的外国本科生不得超过本科生总数的15%,单一国家生源不得超过5%,并且不得招收任何反对美国及其盟国价值观的外国学生。

白宫降调“打拉结合”

与针对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的“定点打击”相比,特朗普政府此次抛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表明并未放弃彻底重塑美国高校体系、打破自由主义“一统天下”的目标,但是在手段上有所调整。之前白宫主要是以打为主,特别是要拿哈佛大学“杀鸡儆猴”,然而后者不仅没有屈服,还在法律诉讼中占据上风。这使得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进行调整,放弃了部分过于“越界”的要求。

同时,白宫降低调门,表示只要放弃享受联邦政府提供的好处,那么“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享有自主选择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自由”。可见,白宫发动针对美国高校的新一轮攻势,表现出“打拉结合、以拉为主”的特点。白宫表示,将在今年11月21日之前举行签约仪式。在10月20日前签署承诺书的高校将被邀请至白宫参与仪式,并获得“创始签约高校”的地位。

此次联邦政府致信的9所学校包括亚利桑那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范德堡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其中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此前已经对白宫和国会共和党人让步,得克萨斯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则在共和党州长的掌握之中。只有麻省理工学院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相对棘手。加利福尼亚州长纽森明确表示,任何签署《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加州大学都将失去州政府的资助。

高校恐将两面受敌

特朗普不可谓不重视美国高校,软硬兼施花样百出。如此紧追不舍,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政治极化已经发展到了自由派和保守派无法维持表面和谐的地步。保守派人士认为,美国高校存在不利于保守主义思想的牢固系统性歧视,除了推倒重塑之外,其他方式都无济于事。

从内容上看,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高校改革方案并非全无道理。然而,在政治和社会高度极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干预本身就成为自由派反对的原因。可以预见,白宫策划的签约仪式势必引发新一轮法律战,美国各高校也不得不在两派政治力量之间选边站队,甚至两面受敌。因此,纵使特朗普对美国高校紧追不舍,恐怕在任期内也难以实现重塑美国高等教育之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