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让平凡见不凡 驶过车水马龙  写下城市百态 菜肉馄饨包裹上海滋味  沪语新片流淌人间百味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5-10-14
他把在申城开出租车的见闻汇聚成书

驶过车水马龙 写下城市百态

黑桃

扫码看黑桃的创作故事

在繁忙的都市街头,出租车不仅是穿梭于城市中的交通工具,更是无数故事的发生地。黑桃,一位从河南南阳来上海谋生的出租车司机,用他的笔,记录下了在上海开出租期间的所见所闻,最终汇聚成一本纪实文学作品——《我在上海开出租》。

开出租 素材积累

黑桃的出租车生涯始于2019年,那时35岁的他来上海寻找机会。在上海,他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也由此开启了写作生涯。“每天驾驶着出租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乘客,听到了无数人间故事。”黑桃回忆道,“这些故事如此生动,不记录下来实在可惜。”

从学生时代开始,黑桃就有写作的习惯,也零零星星发表过一些散文。来上海开出租,一为谋生,二来也可以积累素材。“按照规定,我们不能主动去攀谈和打听乘客的事。”黑桃说,出租车的车程短则十几分钟,长的两三个小时,或是乘客的主动倾诉,或是乘客之间的对话,他听到的故事有的零星,有的丰富。每隔两三天,黑桃会将印象深刻、比较完整的故事记录在手机里;遇到细节特别动人的,他就在送完这单之后找个路边停靠的地方,立刻将它记录下来,免得遗忘。回老家之后,黑桃一边打理家里的小店,一边着手写作。他用大半年的时间写成《我在上海开出租》,里面的故事被《读库》杂志看中,发表了一部分,随后又被广东人民出版社完整出版。

找灵感 真实故事

在《我在上海开出租》中,黑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黑桃介绍,有一个“东山再起”的大哥令他印象深刻。这位大哥曾在上海的批发市场做生意,因表弟赌博输光了100多万元货款而陷入绝境。然而,他并未放弃,而是通过不懈努力和旁人的帮助重新振作,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在多个城市购置了房产。大哥的故事让远离家乡谋生的黑桃深刻体会到,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总能重新站起来。

另一个难忘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失恋女乘客的。她坐在副驾驶座上,让黑桃在内环和中环上不断绕行,讲述自己和刚刚分手的男友在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最终,她透露这是自己在上海的最后一晚。黑桃说:“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不舍。虽然我们只是短暂的过路人,但那份共鸣却如此真实。”

搞创作 时代记录

如今,黑桃一边在老家兼职做出版社编辑,一边继续写作。他表示,虽然离开了上海,但那段经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上海让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让我找到了写作的方向。”黑桃说,“我想要记录身边的故事,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普通人的生活,都是我想表达的。”

在黑桃看来,在这个时代,“素人创作者”并不罕见。经常有人拿他的书与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作对比。实际上,两个人的创作几乎是同时进行又不谋而合的,二人也是文学上的朋友。黑桃的书就是通过胡安焉的推荐得以出版。

“素人创作者的创意和灵感往往是催生第一部作品的动力。不过我们的困境在于,当你拥有想表达的内容时,如何掌握足够的技能去表达,这个要靠自己学习。”黑桃说,“我给素人创作者的建议,就是要坚持下去。这份坚持需要你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精力,还需要你克服无人问津时的孤独。”如今的黑桃已经找到自洽的方式。有人看,有人认同,有人喝彩,那很好;没人看,也无所谓,因为他已经取悦了自己。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