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对不起(中国画) 难以抵达的爱 一场关于史与情的寻真之旅 古人的秋日养生法 喂流浪猫与写作 山水的滋味
第13版:夜光杯 2025-10-17

一场关于史与情的寻真之旅

夏玉珊

让材料自己说话,绝非易事。傅光明新著《写信的人——老舍及其他》,以他与作家韩秀的往来书信为主线,串联起老舍、赵清阁、舒乙、史承钧、痖弦、董桥、石文珊等人的私人信函,用散文叙事构筑起集对话、史料、注释于一体的多重互文历史空间,不仅娓娓道出老舍与赵清阁幽微的情感往事,重现老一代文人的命运沉浮和精神追求,也映射出当代知识分子丰饶广袤的人文精神世界。

《写信的人》源自傅光明对韩秀的学术采访。韩秀童年时代曾是“清阁姨”(赵清阁)与“舒公公”(老舍)的传信人,后成为赵清阁晚年交往甚厚的小友。2009年12月9日,正撰写《老舍传》的傅光明,为求证一些史实细节,经王培元引荐,向韩秀发出一封题为“问候并讨教”的邮件。二人自此开始共同钩沉老舍、赵清阁情感往事与精神世界。

舒赵之恋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公开的秘密。大劫难中,老舍以死自证,赵清阁则独自承受数十年文坛打压和坊间流言的折磨。平反后,她重拾笔墨,勤苦书写、编辑,在沉默中用书写抵御喧嚣。但无论如何,丰盈复杂的个体都不应继续在遮掩与谣言中湮灭。

傅光明与郑实在《老舍之死口述实录》中提出:“不努力积累原始的真实,一味空谈道德价值和伦理评判,无异于在谎言之上架构谎言,为历史设置更多的圈套。”这既是学人治学的坚守,亦是其人道主义精神底色。《写信的人》正是在这一坚守与精神培护中诞生的新果。傅光明以坦诚和追问,与不同身份的写信者达成求真、悲悯的共识。这些书信记录下他们对老舍与赵清阁遭际的理解,更见证了当代知识分子执着求真的努力。赵清阁在写给韩秀的最后一封信中说:“为让你知道我还活着,勉强书此短笺。”于韩秀而言,此为绝笔,亦是遗愿。幸好,还有《写信的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