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风语 昨日暑犹稠,夜雨一场秋 良善的路人 百年沪上蟹事 老阿婆进ICU了 “春醪”酿出“泪与笑” “高山流水”
第14版:夜光杯 2025-10-17

“高山流水”

苏德荣

大理苍山中和峰曾经有个“高山流水”的“美景”——陡峭险峻的山峰上,高耸的巨石绝壁间,飞瀑奔流直下,在阳光的折射中,变幻出银链、彩虹、玉带等不同景致。四五十年前,如果你到大理游玩,一定会被这样的壮观景色所吸引。

那时,我家住在大理古城玉洱路一个十字路口的北侧。在家门口抬头西望苍山,只见中和峰下树木稀稀拉拉,山腰以下已完全光秃,一座座坟茔因此凸显出来,还能看见一些大理石采石场。这样光秃的石山,不是中和峰所独有,其余18峰也大多如此。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那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祼露的山石峭壁和一道道瀑布,皆因生活在洱海边的大理人祖祖辈辈“靠山吃饭”,炒菜做饭烧水全用柴火。冬天烤火和烤白族人喜好的“三道茶”用的木炭,也是用山上的硬木烧出来的。在大理白族的民间故事中,常常能看到主人公为“砍柴人”“樵夫”。一年又一年,苍山被砍成了秃山。没了树木的遮拦,以往蜿蜒在苍翠林木中的溪水完全坦露,变身异样的“高山流水”。

星转斗移,现在再在洱海边上抬头仰望苍山,19个山峰依然陡峭壁立,飞流直下的一道道溪水却再难觅踪影,它们已被茂密的植被遮蔽。大大小小的清泉山涧,比以往更汹涌的水势,奔腾穿行于松竹林木和杜鹃山茶花海之中,将清冽甘甜的泉水,源源不断汇入洱海。

变化始于1981年,那一年,苍山洱海被正式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又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苍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从此,“苍山生态保护”,成了大理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千百年来离不开柴火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大变化。先是电饭煲、电磁炉等电器取代了柴火灶,继而液化气罐、天然气管道也快速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到苍山上砍伐、放牧、狩猎、采药采石、修坟立碑等等被完全禁止,就连擅自采摘花卉、果实和茎叶,也是不可以的。过去上山砍柴的村民,有的加入了护林员、林长、苍山卫士的队伍,每天上山巡护,保护野生动植物,劝导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有的到保护基地工作,培育苍山珍稀濒危植物。苍山的植被花卉越来越茂密多样,野生动物的种类又恢复到了几百种。古老山脉上的奇峰幽谷,正以崭新的苍翠景色,改变着大理人的生活和观念,迎接着八方来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