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体验咖啡拉花、蛋糕裱花、菩提珠子创作、AI智能体打造等新兴技能……这并不是什么手作市集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招聘方式。昨天,记者在金杨新村街道秋季招聘会上了解到,为了让求职者在实操中了解就业市场新需求,该街道打破传统招聘的单一形式,采用“体验+求职”的创新模式,让求职者直呼“有趣”“有用”。
当天,金杨新村街道秋季重点就业人群综合招聘会暨“创星拓岗”就业服务行动在金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
51家企业提供134个就业岗位
记者在招聘会看到,现场人头攒动,不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常规服务,还创新设置了技能培训体验区。在蛋糕裱花摊位前,一位男士正在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下,学习蛋糕裱花。“平时看着容易,但是真正动手后发现,看似简单的裱花也不简单。”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对餐饮行业有兴趣,这样的体验让自己可以进一步了解并确定创业方向。
胡小姐家住金杨新村街道,特地带着简历来参加招聘会。“我从家里走到这里只要5分钟,希望能找到离家近、压力没那么大的岗位。”她曾经在企业担任出纳,虽然在这次招聘会上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但她说,家门口的招聘会很方便,有机会还是会来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本次招聘会共吸引51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34个,特别聚焦应届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与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金杨新村街道社区受理服务中心创就业部门主管黄晓洁告诉记者,家门口的招聘会是街道深入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就业服务进小区、入楼栋,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街道每个月都会举办小型招聘会,上半年下半年各有一场这样的大型招聘会。”
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
记者注意到,招聘会现场还摆放了就业服务智能终端,求职者通过点击屏幕,即可获得最新的岗位信息。金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直播带岗等数字化手段,街道不断深化“日日推、周周聘、月月招”服务品牌,显著提升了就业信息传播效率。
同时,金杨新村街道通过定期开展陪诊师、收纳师、宠物美容师等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街道实施“一人一档”精准帮扶机制,整合各类就业资源,结合毕业生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精准推送适配岗位,大幅提升了人岗匹配效率。
未来,金杨新村街道还将继续深化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拓展企业合作“朋友圈”,完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深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挖掘多元化就业岗位等举措,持续优化就业服务生态,为各类求职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