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全球演艺“引力场”效应显著 这人生啊该怎么选? 故宫上昆联手 呈现太和正音
第11版:文体汇 2025-10-18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昨开幕

故宫上昆联手 呈现太和正音

《长生殿》剧照 记者 王凯 摄

扫码看视频

由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昨晚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于上海大剧院上演,呈现当代“雅乐正音”。该剧汇聚上昆“五班三代”的力量,通过活化故宫文物与古籍,融汇江南与海派艺术,为六百年昆曲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

五年磨一剑 阵容豪华

五年前,故宫博物院与上海昆剧团就开始精心酝酿。现场演出凝聚业内顶尖创作力量,特邀著名导演田沁鑫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罗周执笔整理改编,并汇聚了张铭荣、谷好好、张静娴、李小平等多位昆剧艺术名家担任艺术指导,更由周雪华、刘科栋、谭华、陈顾方、赵艳等舞台艺术各领域的优秀主创联袂打造。

故宫博物院则组建了强大的文博顾问团队,为剧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吴双、黎安、罗晨雪等领衔主演,余彬、胡刚、张前仓等实力派演员倾情加盟,青年演员张艺严、钱瑜婷、马填钦等在武戏中勇挑大梁,阵容堪称豪华。

精选节令戏 呈现匠心

《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的创作团队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万余册清宫戏本中,撷取以“中秋”与“重阳”节令为主题的华彩篇章,遴选并创排了《江州送酒》《中秋奏凯》《长生殿·重圆》三出剧目。这些剧目生动体现了传统节令与戏曲艺术的紧密联系,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

其中,《江州送酒》首次于昆曲舞台塑造陶渊明形象,令戏剧性与喜剧性增强。《中秋奏凯》文武兼备,场面热烈,展现家国情怀。《长生殿·重圆》则更为完整地铺陈月殿重逢的华美画卷,并完整保留了核心旋律《霓裳羽衣》及经典大场面“羽衣三叠”。总导演田沁鑫表示,这是一次“复古的美学实践”,旨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

展现新气象 异彩纷呈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展台。开幕式演出《太和正音》正是这一使命的生动体现。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这部作品凝聚了故宫博物院与上海昆剧团无数艺术家的心血,是立足传统、面向当代书写的中国故事。”

本届艺术节的中国剧目异彩纷呈,展现出中国文艺新气象,其中两大亮点尤为突出。一是深挖传统精髓,探索创造性传承。除《太和正音》外,舞剧《龟兹》、音乐会《诗的中国》等作品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二是紧扣时代脉搏,讲述有共鸣的中国故事。如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杂剧《伪装者》,以及聚焦现实生活的评弹《菜肉馄饨》、芭蕾舞剧《百合花》、话剧《主角》等,讲述真实可感、引发共鸣的时代篇章。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拉开帷幕,在古今交融、中外互鉴的精彩演出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风采,共同见证文艺百花园的繁盛景象。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