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急  50万元金饰当废品扔了 一段AI小猫视频的启示 惊  一根鱼刺竟穿胃进肝了 莫过于悲痛  你当我去旅行了
第7版:社会新闻 2025-10-22

莫过于悲痛 你当我去旅行了

“50后”患胰腺癌父亲与“90后”上海女孩的生死对话走红网络

父女二人在青浦蟠龙天地拍摄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照 本报记者 陈炅玮 摄

扫码看相关评论

如果生命只剩下3—6个月,你会怎么度过?一位“90后”上海女孩“董三白”和她身患胰腺癌晚期的“50后”父亲,用一段平静的对话视频,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一个生命要消亡,这是很自然的事”“不要为改变不了的事情过于悲痛”“你当我去旅行了”。这段名为《当胰腺癌的老爸,希望我对死亡“脱敏”》的记录,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生命、爱与告别的广泛共鸣。

放在太阳底下晒晒,余生不会太潮湿

“从他确诊到开刀总共就3天。”今年2月21日,小董突然接到医院来电,67岁的父亲董朝明确诊胰腺癌,正在手术。“我很懵,心漏跳了一拍。”看见父亲被推出来的那一刻,她发现父亲小了很多。“他以前140多斤,突然很瘦很瘦。”那时,父女俩还抱着“侥幸”——开刀意味着“还有救”。

“录视频,我挣扎了很久。”小董坦言,拍摄时已知晓父亲癌症转移两周。“会不会被曲解为卖人设?”最终让她按下发布键的,是这段对话背后的生死教育价值。“死亡需要准备,直面它才能消除恐惧。”在她看来,我们常常避谈死亡,很多人将至亲至爱的人的离世,视为余生漫长的潮湿。“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也许就不会那么潮湿了。”

视频发出后涌来的善意浪潮,出乎她的意料。海量留言中,有人写道:“爸爸对死亡还是很害怕的,但他更害怕你伤心。”这条评论让董三白彻底“破防”。“晚上10时视频发出后,我一直哭到凌晨4时。”她说,许多经历过猝然别离的网友从中获得了慰藉与告别的力量,仿佛听到了已故亲人想说的话。“我爸爸没来得及好好告别,谢谢你让我听到了他想说的话。”一位网友在后台向她倾诉,自己45岁的母亲刚确诊胰腺癌晚期,已淋巴转移,深感崩溃。她问董三白:“你甘心吗?”董三白回复得平静:“甘心。因为不甘心没用。”

拍写真前,父亲仔细修剪了眉毛

相识近十年的摄影师小C,每年都会为“董三白”拍摄个人写真。但这次接到电话时,她感到了不同往常的急促。“希望能快点安排,我想和父亲拍一组照片。”10月21日,父女二人在青浦蟠龙天地完成了这组特殊的纪念照。

拍摄前,董朝明仔细修剪了眉毛。“这样看上去脸不会太凶。”他笑着解释。面对镜头,他看着样片说:“哎呀,拍了有点哭相,我要再笑得开心一点。”

这些细节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留恋。他曾是交响乐迷,钟情小泽征尔;爱钓鱼,会教阿姨烧红烧肉的窍门——“要放干贝和话梅”。如今大部分爱好已成过往,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讲究。女儿为他新买的毛衣,他摸摸面料便能道出成分。每日称重,看到体重从化疗后的108斤涨到119斤,他会欣慰地说“蛮好”。

先打好预防针,希望那束光持续照耀女儿

这种直面现实的达观支撑着他。“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已经转移了,不一定会再吃很多苦头。”他解释道,胰腺癌的剧痛难以忍受,如今病灶转移至肝脏,“尽管转移是不好的消息,但另一方面可能让我不那么疼”。他深知这个病的凶险:“和我一起进医院的(病友),我2月份开刀,他5月份就‘走’了。”因此,在确认病情已不可控、缺乏针对性治疗手段后,他选择第一时间坦诚地告诉女儿。“我要和女儿说清楚,不能隐瞒……先打预防针,否则她也会一下子没法接受。”

“知道她为什么叫‘董三白’么?”拍摄接近尾声时,董朝明突然问。他称女儿真名带“皛”(xiǎo)字,由三个“白”组成,象征皓月之亮;而他的名字里带“朝”,代表清晨的日光。“日月同辉,相互照耀。”他说,即便通过自身生命的衰败过程,这束光也能持续照耀、影响女儿。这是他对女儿最后的期望——热爱生活,开心地活着。本报记者 季晟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