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心园系列一(纸本设色) 不必想太多 丰收的稻田 “捡漏”的本事 落叶拾趣 面对路遥故居想到的
第15版:夜光杯 2025-10-24

“捡漏”的本事

戚舟

朋友小梅找到份好工作,大家恭贺之余,都道其“捡漏王”,纷纷去握手贴脸,名曰“沾好运”。这是何故?

原来小梅在笔试中只拿到第四名的成绩,比第三名低两分,由此失去了面试机会。谁知,前三名里不知是谁放弃了面试,小梅便接到了递补通知,摇身一变成为第三名,并在面试中遥遥领先,最终成功翻盘。

大家笑着许愿,要像小梅一样有“捡漏”的运气。

可小梅的“捡漏”只缘于运气吗?不。在我看来,她的“捡漏”是本事。否则,怎么不是别人处在第四名的位置?面试成功者,几乎都是笔试的第一名,怎么只有她这个递补的第三能逆袭?若换一个人,还能如此“好运”吗?未必。小梅自知笔试弱,胜在语言表达,她曾自信道:“只要能进面试,哪怕笔试第三,我也一定赢。”这句傲语背后——是小梅笔试后尚不知成绩,就开始没日没夜地练面试。

她时刻准备着“捡漏”,或者说,给自己翻盘的底气,所以成功。

唐朝也有这般人物,后世笑称“捡漏皇帝”,即唐高宗李治。他是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怎也轮不到他坐皇位。然而,大哥李承乾把太子一职当得稀烂,今儿在东宫假扮外国佬(突厥人),明儿又谋反逼宫,最终被流放;二哥李泰才华横溢,最受父皇喜爱,却因这荣宠对皇位有了想法,想要夺嫡取代太子,被太宗察觉后降了封号。

就这样,性格温和、不争不抢的李治成功“递补”为太子。在大哥二哥为皇位闹得两败俱伤时,李治有没有小九九呢?史书中从未有过他觊觎太子之位的记载,但帝王之子有几个真淡泊?可见他是真能沉住气。

李治的一步登天,告诉我们想要顺利“捡漏”还须耐得住性子。假如总有凭“捡漏”翻身的盘算,那几乎是没法逆袭的。因为心乱了,就会方寸大乱,亦不能为“捡漏”去踏实付出,就算有漏可捡,也会弄巧成拙。

与“985”大学失之交臂,是我遗憾许久的事。更让人难受的,是分数比我低的朋友被好学校录取。后来我才知道,她为填志愿查了许多资料,如近十年录取线、专业前景、学校实力等,最终以低分“擦边”进校,可以说是“高考捡漏王”。而我——被录学校和专业是瞎选的,为的是“保底”,若没考好,至少能读“211”;再看滑档的学校,录取线要么原本就高,要么两年低一年高……若我能做足准备再选学校,断不会滑档至瞎报的“211”。朋友之所以能“捡漏”成功,凭的不仅是孤注一掷的勇气,还有好眼力及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还有收藏界的“捡漏王”。曾有人花几百块钱买个古董,过后却拍出百万千万的天价。那是别人早做足了“捡漏”的准备。

谁都想要这种“递补式”或“碰巧式”成功,但请牢牢记住:一定要有“捡漏”的本事。无论努力付出,还是沉住气稳下心,或者做足功课,至少得学会一样,才能抓住好运,给自己一个意料之中的完美后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