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掌握核心技术当稳产业链“链长”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3版:要闻 2025-10-30

掌握核心技术当稳产业链“链长”

沪东中华单月交付4艘高附加值高技术LNG船破纪录

今天上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建的17.4万立方米LNG大型运输船“米赫泽姆”号交付,该型船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月31日,中船沪东中华还将交付同为第五代LNG船型的17.4万立方米LNG大型船“绿能月”号。单月交付4艘高附加值高技术LNG船是历史首次,标志着我国造船能力大幅提升。

立足自主创新,沪东中华在LNG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突破,产品已经实现“小型大型超大型、远洋近海内河、陆地到海洋”的全覆盖,成为中国海上LNG产业链名副其实的“链长”。

“米赫泽姆”号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建的第五代“长恒”系列LNG船,是国际市场的明星产品。这型船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大幅提高了船舶综合性能指标,降低了船舶建造成本,缩短了建造周期,全船国产化率已提升至80%以上,满载液化天然气量可供上海市居民使用半个月。

在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沪东中华建立了完整的LNG船建造工艺技术标准,成功实现了中国LNG储运装备的五次迭代创新。“长恒”系列一经问世,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全球接单34艘,一举打破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一家独大的局面。

沪东中华聚焦LNG装备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中国首创”,构建了海上LNG生产、运输、储存及应用全产业链装备研制能力。至2024年,沪东中华成功承接LNG运输装备100多艘,已交付54艘LNG运输装备,带动中国LNG主力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的不足5%提升至目前的30%以上。

依托LNG装备产业链重大专项攻关任务,沪东中华扛起“链长”之责,大力推进材料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在沪东中华带领下,国内LNG船配套供应商从最初的20多家,已经发展到130多家,形成数百亿产值的配套市场,大型LNG船的国产化配套能力已提升至80%以上。

“我们现在正身处一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液货舱内部。它的大小,大概相当于10层楼高的厂房。液货舱围护系统是LNG船制造的核心技术,不仅要做到极高标准的密封性,而且蒸发率要低,因为只有零下163摄氏度的低温环境才能维持液态天然气的稳定。”在一艘正在建造的“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LNG船建造难度堪比航母,一艘船仅围护系统就包含300多万个零部件,涉及流体力学、低温材料、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

当前,沪东中华手持50多艘LNG船订单,同时在建20多艘,2025年全年有望交付大型LNG船11艘,再创全国单年交付数量新纪录。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