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办赛。赛道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横琴后,回到珠海香洲区,全长230公里。
这样一场比赛,涉及到口岸通关、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粤港澳三地是如何实现让运动员“无感通关”,顺利完赛的?
因为赛道涉及粤港澳三地,比赛途中运动员要先后6次通过三地口岸,通关,是整个公路自行车赛顺利进行的关键。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透露,早在前期准备中,团队就创新设计了“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的通关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口岸时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三地信息互通,提前完成查验通关。
记者了解到,参赛运动员都会戴上全球定位系统的手环,同时,赛道设置直播监控,实时传播运动员的位置和动态,所有车辆搭载芯片,数据传送到后台,实现零延时零等待。按照经验,车手比赛时时速不低于40公里,有了上述准备,当自行车队驶过港珠澳大桥等口岸时,完全可以不踩刹车通关(见下图新华社 发)。 特派记者 金雷
(本报广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