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核心制造等核心要素持续发力,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动能充沛。
科研技术创新转化
势头强劲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要阵地,科研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3%,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科技含量较高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
瞄准国家半导体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同创普润(上海)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坚持全链条自主创新,在超高纯金属靶材赛道闯出了一条品质顶尖、自主可控的破局之路。“如今我们生产的超高纯铝、钽、铜、锰及合金,占据了全球超高纯金属靶材40%的出货量,在国产先端芯片制程中更是拿下主要份额。”同创普润人事行政总监张国荣介绍。“今年以来集团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就超过1亿元。”
新兴产业
规模能级持续跃升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市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和9.6%。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29.3%、12.7%、6.2%和5.6%。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前三季度,本市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4.0%,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在集成电路这一核心前沿领域,浦东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创新活力尤为突出,目前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800家、产业人才近20万。
产业集群的强大势能,孕育出一批产业链关键企业。上海新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其专注于先进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代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和医疗等终端应用领域。“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116%。”新微半导体副总裁邢晓凌表示。
数字经济革新赋能
态势向好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5.2%,反映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2.8%,反映产业数字化提档升级。
立足数字技术应用前沿的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数字经济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设计了一款无线全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这款设备宛如大脑的“智能中转站”,可精准捕捉大脑信号并转化为外部设备能识别的指令,辅助患者恢复运动、说话能力。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介绍,众多突破性进展受益于上海的创新生态和政府的多元投入与支持。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企业科研领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5%。
专精特新
集群韧性显著增强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5%,增速较2024年加快12.6个百分点,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
前不久顺利通过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的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专用芯片研发并历经多年技术攻坚,成功实现芯片及激光雷达全系列规模化量产,今年推出的系列重磅新品助力其车载主激光雷达装机量稳居行业第一。当地税务部门建立个性化服务台账,政策赋能下,禾赛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保持翻倍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斩获24家主机厂超120个车型的量产订单,已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