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近百项应用场景向观众开放 昔日毁绿种菜堆杂物  今日众人合力变花园 上海链家“移动门店”开进园区  九分好房直达白领楼下
第6版:综合新闻/专题 2025-11-13
居民从“我要什么”转向“我们共建什么”,惠信苑小区公共绿地焕新

昔日毁绿种菜堆杂物 今日众人合力变花园

这几天,杨浦区长海路街道惠信苑小区的居民都在议论一桩新鲜事:曾经被毁绿种菜、堆放杂物的公共绿地,如今不仅恢复了原本的功能,更变成了融合观赏、科普与休憩功能的社区微花园。这个“惠邻花驿”科普小花园在惠信苑小区焕新建成,全靠“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块位于小区入口不远的公共绿地曾被居民堆放闲置物品,也有居民在此毁绿种菜,严重影响了小区的卫生环境和居住品质。在街道相关部门指导下,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发起“社区更新行动”。项目初期,居民意见不一,有的建议增设儿童游乐设施,有的认为“在这里种菜挺好”,有的提出老人需要一块可以歇歇脚、晒晒太阳的地方……面对多元诉求,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业委会、物业,组织多轮“花园议事会”,发动党员志愿者上门沟通,逐步引导居民从“我要什么”转向“我们共建什么”,最终形成以“花驿+果园+休憩角”为主线的融合方案。在改造过程中,业委会还协调物业将原有杂乱苗木移植至小区其他角落,实现资源再利用,赢得居民理解与支持。

浣纱社区睦邻中心积极引入专业力量,发掘辖区居民中具备园林规划及城市规划背景的达人担任“公益社群官”,作为社区志愿者深度参与更新设计。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倾听居民需求,一起商量讨论,多次修改设计图,将居民提出的赏花、驱蚊、亲子科普等想法巧妙融合为可视化的综合方案,有效推动了共识的形成与方案的落地,实现了专业力量和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

“惠邻花驿”的焕新不仅是一次空间改造,更是一场社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共建,获得翔鹰工贸、五角场物业、杨浦区教育基建中心、民生银行工农三村社区支行、迪昊园艺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苗木、资金等各类支持。不少社区居民也捐出积蓄,还带着孩子来捐压岁钱,还有的积极报名“预约”做志愿者。

在几天前的花园开园仪式上,社区《微花园自治公约》正式发布,并启动《居民认养管理与退出机制》,多个居民家庭现场签约并悬挂“果树身份证”,承诺定向参与后续日常养护。为了激励大家,还实行“年度优秀认养家庭”评选及退出机制,形成一个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了小花园,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解决了毁绿种菜、杂物堆积、蚊虫滋生等问题,还为居民提供了歇脚聊天、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凝聚人心的“绿色纽带”,居民们都很开心。一位因为年龄关系不怎么出门的季奶奶也专门下楼来花园里走走看看,她说:“以前这里堆杂物、种蔬菜,我在这个小区已经住了20多年了,现在83岁了,终于也住上‘花园’小区了。”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