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中荷合作共赢的潜力值得双方认真维护 一再冲撞中国“红线”  高市“搞事”意欲何为
第16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5-11-20

中荷合作共赢的潜力值得双方认真维护

徐明棋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

徐明棋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名誉会长

荷兰政府在安世半导体公司事件上正陷入多重危机,为此主动暂停对安世的行政令。中国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距离解决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的根源“撤销行政令”还有差距。

充当美国马前卒

中国科技公司闻泰科技2019年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公司安世的100%股权,经股东大会及荷兰政府审查批准,在法律上完成了收购程序,并经董事会选举任命闻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学政为安世董事长。安世被收购后融入了中国半导体全球产业链,迅速扭亏为盈。

这一中欧投资和产业链合作的成功案例本应成为中欧合作典范,但不幸的是,荷兰政府错误地将合作成果政治化,在美国裹挟下采取了不负责任、违反国际惯例的做法,试图剥夺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股权,将安世置于荷兰政府管控之下。

9月3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新的穿透性出口管制措施,将被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延伸性地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因为闻泰科技2024年被美国列入管制名单,美国以此威胁荷兰政府对安世的中方控股权采取剥夺措施。10月12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出台限制张学政和闻泰科技对安世管理权限的决定,将安世股权由荷兰政府指定的托管机构托管。这完全是滥用国家安全概念,紧跟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政治操弄,违反了基本的国际经济和投资规则,理所当然受到闻泰科技和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闻泰科技和中国有关方面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对安世在中国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实施出口管制,禁止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出口。这一反击马上令依赖安世芯片的全球汽车企业陷入生产将停顿的困境,纷纷向安世施压表示不满,同时直接与安世中国子公司洽商供货。

安世随即单方面决定,停止向中国子公司供应制造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晶圆。安世虽然是全球重要的中低端芯片供应商,但在荷兰设计和生产的芯片晶圆超过70%需要在中国封装测试,然后再向全球用户交付。安世中国子公司实际上掌控着整个安世全球供货的核心环节,荷兰以为切断晶圆供应就能够达到控制安世的目的,实属误判。

中国的晶圆生产并不缺乏,马上可以填补断供。其实安世中国子公司之所以继续使用荷兰提供的晶圆,主要是遵守闻泰科技收购安世时的承诺。如果荷兰狂妄地以为晶圆供应不可或缺,正好为安世中国子公司在国内完成供应链配套提供了绝佳的机遇,而荷兰安世将重新陷入业务萎缩、亏损连连的窘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荷兰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常常会对与之有利益关联的一些当事方带来溢出性冲击。作为受到影响的中小国家,最佳应对是冷静地审视自身经济和长远利益,切莫冲在前面,以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去迎合意识形态盟友的地缘政治诉求。

中美之间达成贸易战休止的协议,美国不再实施对中国科技公司实施穿透性监管,荷兰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利益被出卖了。这也是欧盟积极斡旋中国与荷兰在安世事件上的争端,试图平息中国反制措施带来的冲击的重要原因。

荷兰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派遣高级官员代表团前往中国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决定暂停对安世签发的行政令。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荷兰纠正错误做法,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荷未来经贸合作仍然会有广阔的空间。中国同荷兰乃至整个欧盟的经贸合作不应受到地缘政治和安全泛化的干扰,双方合作共赢的潜力值得双方认真维护。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