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从特斯拉看复工的“上海动作”
第6版:防疫复工两手抓 2020-03-02

从特斯拉看复工的“上海动作”

姜浩峰

位于吉安路的企业天地5号楼大堂里,上班族自觉列出标准的“芬兰式排队”——大家保持着安全礼貌的间距,挨个接受红外体温探测。 摄影/孙中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月10日如期复工。供图/特斯拉中国

扫一扫看独家视频

位于临港海洋高新园区的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节后复产,工作人员进行海洋监测设备的调试。摄影/刘歆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复工声,不仅稳定着人们对中国经济预期向好的信心,更坚定了海外投资者的信心。

主笔|姜浩峰

“001”号车牌、省际包车牌非常醒目的两辆大巴,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出发,进入上海后,横穿市区,于2月22日15时30分抵达浦东南汇航头。显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没谁会做如此跨省旅游。由锦江商旅开行这两辆大巴承运的32名安徽籍工人,是轨道交通18号线航头车辆基地的建筑工人。这是春节后,上海首辆“点到点”省际包车。如今,这32名工人正处于回沪后的14天医学观察期——尽管此前他们登上来沪大巴前,已提交了村镇14天健康居家隔离证明、无重点疫区旅行史证明、上海“随申码”二维码,以及无新冠肺炎接触史和个人健康声明资料,但到沪后仍需隔离。两个“14天”加在一起就是近一个月,然而,他们复工可期……

轨交18号线建设方中建八局透露,此种“点对点”接工人来沪的方式,正用来解决务工人员返沪难题,同时也全力推进轨交各在建工程尽早安全复工。对于目前有5个工程项目共196个标段的上海在建地铁工程而言,终于找到了抓回生产进度的办法。

在2月23日举行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从全国层面来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齐头并进了。

2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的话说:“这次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在如此全国大背景下,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窗口”来说,在针对疫情依法防控、依智防控的情况下,早在2月10日复工第一天,就开始了错时错峰分步复工。一方面,通过街道社区排摸居民楼、商务楼宇、园区人员情况,输入“一网统管”防疫专页管理;另一方面,则让可以复工的人员尽量早日复工,甚至要开通专车去外省“抢人”。一步步走来,如今,上海更是到了加强对经济运行合理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影响之际。

从中国经济风向标看信心

“开足马力,加速前进”,这是当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带给《新民周刊》记者的主要印象。似乎,疫情的影响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其实,这是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情况下的加速前进。

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工厂,于2月10日如期复工。2月17日,其线下门店开始逐步恢复营业。尽管有些消费者还处在宅在家里的状态,但他们心心念念的新车,应该已经在发货的路上了。

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期投资140亿元;规模占地86.5万平方米;一期规划产能为年产15万辆车。这就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尽管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率很高,但工厂仍有2000多员工——从人力资源数量上来说,仍是实打实的制造业大企业。

在工位上,每一名员工都佩戴了口罩、护目镜等防疫设备。员工在车间内走动,不需要频繁手动去测体温——只要走过多个远程红外测温区,其体温情况就会被大数据抓取。车间内,每200米就设置一个消毒柜,以便每2小时进行工作区域消毒。至于员工餐厅,看上去竟然能令人想起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饭桌上增设隔离板,想“偷看”别人吃什么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玩笑话,隔离板的主要目的在于隔断可能的病毒传播路径。这就是走入这一制造业大企业后给人留下的观感。

特斯拉超级工厂复工,只是临港新片区复工的一个缩影。临港新片区的复工,又只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复工的一个缩影。

为了在抗疫时期有序复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春节期间开始发力。单以帮助特斯拉为例——很快筹措到多台红外测温仪、1万只口罩、600间员工宿舍。这得益于临港新片区推出的复工防疫服务专员制度。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朱芝松说:“我们组建了近300人的企业复工防疫服务专员队伍,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应急需求。”特斯拉的防疫联络员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主任科员孙筱。从2月1日大年初八开始,孙筱每天早8点到特斯拉工厂,有时候要忙到晚8点才下班,有时候还要工厂、机关两头跑几个来回。如此十天的反复协调,才保障了特斯拉正常开工。在了解到特斯拉的需求后,临港新片区除了筹措抗疫物资以外,还协调了特斯拉上下游八家企业加快复工。

对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在疫情之际的复工,新华社评价为——在临港的“全链条服务”下复工“抢跑”。

恰如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在发令枪响的第一时间可以抢跑,必须要有顶级装备的跑鞋一般,上海临港新片区企业复工的保障,正是政府方面所提供的服务达到了复工要求。“2月6日,我们把复工的意向跟管委会进行了沟通,他们非常支持。既送口罩,又派服务专员到厂里指导防疫。2月9日我们开展了一场复工演练,10日就正式开工了。”中科新松总裁杨跞所说,证明了临港新片区并不是只对特斯拉一家在服务。

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24日,临港新片区复工企业961家,复工人数超4万人,其中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复工比例达98.7%——仅剩一家未复工。其中,2020年上海首座石油钻井平台“东方发现”号顺利交付外商,总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而在临港以外的上海其他城区,类似的专员制度,确实让“一企一策”发挥了作用——虹口一家生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的企业,复工申请发出后1小时就获得批准;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因为疫情推迟10天复工,然而位于杨浦区大连路的国际货币交易业务用房装修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反而比计划提前10天拿到……

在各类企业有序复工的同时,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正将目光盯住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企业的“急难愁”问题,针对性研究制定实施“减免缓退补”等阶段性特殊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复工声,不仅稳定着人们对中国经济预期向好的信心,更坚定了海外投资者的信心。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今年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希望在每个洲建设一座超级工厂。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有序复工,让巴西方面在中国经济风向标上看到信心,对特斯拉在圣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建厂愈加期望。

在2月22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称,上海的外资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复工达九成,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上海、对中国的持续信心。

“五个中心”建设不停步

今年春节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赴一些落户上海的国际组织和实体机构调研时曾表示,上海正在不断强化“四大功能”、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疫情之下,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之路该如何走?已有的成就又该如何服务于抗击疫情呢?这实实在在考验着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上海市属重大工程陆续有序复工为例。中建八局之所以派出两辆大巴从安徽枞阳只接回32名工人,是因为在确保车辆通风、消毒的情况下,每辆车的乘座率最高只能到50%,由此保证人员之间的物理距离达到抗疫期间的防疫要求。中建八局项目经理李均透露:“有了这第一批‘点对点’复工的32名工人,我们手上现阶段就有了90名接下来可以上岗的工人。我原本担心工期受到疫情影响而完不成,经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

复工要敲多少章?

在一些地方复工要敲起码八个章的情况下,上海许多地方通过“复工专班”的工作人员验收的办法,实现了查看企业复工相关材料、检查体温计和消毒用品是否配备齐全后,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复工模式。

以商铺为例,“复工专班”的原则是“提前介入”,从告知步骤开始,及时掌握商铺复工需求,后续还将主动跟踪复工商铺每天的人员信息变更和防疫措施“日报”,确保复工复市安全有序。

在浦东新区、杨浦区等区,政府部门的“店小二”用“点对点指导”优化政务服务,让企业、商铺在复工复市的“审批办事”环节上尽量“少跑腿”和“不跑腿”。为简化企业每日申报的操作,上海杨浦还开发了线上填报平台,辖区内各复工企业从手机端或PC端扫描二维码进入,通过勾选经营地所属街道、户管服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关键选项,就可实现复工信息“一次采集,多点复用”。道路运输管理局和申通地铁集团全力协调,目前看,我们是能够赶回工程进度的。”与李均披露的情况类似,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小丽也称:“我们的复工人数已超85%,要把前面耽误的一些生产任务,加班加点赶回来。”

作为国家的经济中心,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按照“金融30条”文件精神,调降服务收费标准,其与中央结算公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一起,减免项目超过25项,预计全年将为受疫情影响的相关市场主体节省运营成本超过7600万元。以上海清算所为例,其进一步调降了收费标准,包括全额免除湖北地区机构发行登记费、付息兑付服务费、清算会员年费,以及外汇、利率及信用衍生品等产品的清算费用。这无疑是在给抗击疫情的主要地区撑腰、鼓劲,以及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与帮助。

《新民周刊》记者从中远海运集团了解到,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著名企业,本着“一手抓疫情,一手稳经营”的方针,正在全力以赴。2月18日,由中远海运发展旗下上海寰宇锦州箱厂制造、捐赠给某传染病区域集中救治中心的特种集装箱顺利完工下线。这是在上海、锦州两地连线发力,迅速召回20名员工返厂生产的结果。仅用了三天时间,该特种集装箱就完成造箱任务,且与CT厂家配合安装好了适用于方舱医院的影像诊断设备。

中远海运所推出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仅在于抓好本企业的复工复产,更为全国各地的抗疫、复工提供了保障,凸显了作为航运中心龙头企业的作用。因为抗疫阻击战的关系,一些陆上交通通道的集装箱跨省托运成为难题。此难题不破解,上海一些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将成为空谈。中远海运集团的破解之道是——在上海口岸倾力推出“陆改水”,“陆改铁”两大措施,率先全面覆盖苏、浙、皖三省全境的内外贸、进出口运输服务保障。原本走汽车运输的货物,通过水路、铁路输送到口岸,而中远海运集团的“室女座”、“天蝎座”、“白羊座”等2万箱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近日也相继出海,满载着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服装、家具等商品从上海、宁波等港起航。

有了这些疫情期间交通上的连通,外加上海各界在云端发力——云对接、云签约、云求职,使得上海能够在未来有序地从“战时状态”回归“平时状态”。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座城市形成的“G60科创走廊”在疫情期间在云端却更紧密,即是一例。“G60科创云平台”日前已正式上线。记者登陆发现,其中包含供需对接、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诸多栏目,更有一个显著的栏目——“防疫期间”。

“请各位企业家放心,闵行区将始终秉承重商、亲商、稳商的理念,与大家同向同行。”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在2月20日上午,于该区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在线签约仪式上说。签约现场,只有闵行区相关委办局、镇、园区的代表。而交通通信信息、信达生物、科大讯飞等22家意向企业,则与闵行区进行了无远弗届的线上交流——他们近者身处苏州、南京、合肥,远的人在广州、深圳甚至美国加州。但这丝毫不影响会议的进程——当场签约外资项目2个、内资项目20个。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额达50亿元。

当一些企业因疫情而对今年的经营调低预期的时候,闵行区却能整合云端能力,在一个看似并不是超车时间的时间节点,签下诸多大单,同时也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添了一股力量,也给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提供了思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