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
上海智能制造再夺冠
第67版:时政 2022-03-14

上海智能制造再夺冠

陈冰

上图:在达闼科技的装配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对Ginger机器人进行出厂前的检测。摄影/陈梦泽

下图:西井科技推出的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已向全球港口交付了上百台。

上图:沪东中华造船厂展台内的LNG船模型。摄影/陈梦泽

左图: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为后疫情时代下,与日俱增的医学检测工作压力,送上了真正的“数字化福音”。

今年是“10030” 工程的收官之年——到年底,上海将推动打造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30” 即建设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10家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记者|陈 冰

轻巧的外形,360度旋转无障碍,还可以一次抓取多个试管,24小时不间断地做核酸检测,无需休息,更无惧感染风险。1月底,位于普陀区的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发了这款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以下简称“检测机器人”),为后疫情时代下,与日俱增的医学检测工作压力,送上了真正的“数字化福音”。

而这,仅仅是过去一年,上海在智能制造上的一个小小缩影。

智能制造“双料冠军”

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共计评出全国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41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上海市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20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其中工厂数量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场景数量排名全国省市第一,成为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双料冠军”城市。获评企业覆盖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生命健康、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在智能制造领域硕果累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交付;C919大型客机实现首飞、CR929宽体客机启动设计、ARJ21支线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天问一号” 环绕器研制成功;双五轴镜像铣机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PET-CT)、超大直径隧道掘进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是“10030” 工程的收官之年——到年底,上海将推动打造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30” 即建设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10家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 带动“存量”,力争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智造之城”,推动“3+6” 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台自动扶梯、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条万吨货轮、第一架大飞机……作为我国装备产业的发祥地,一百多年来,上海一直承担着我国装备产业发展排头兵、先行者的重担。

在智能装备领域,上海全面推进装备的数字化转型,为高端装备加上“大脑”“眼睛”“耳朵”“手臂”,增强装备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能力,提升装备的运行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在增强装备制造的智能制造方面,上海全面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无人工厂”“黑灯工厂” 等智能制造概念应运而生。“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的场景不再是科幻片中的假象,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除了特斯拉、蔚来、威马、华人运通等新型车企,传统车企如上汽也在数字经济领域乘风破浪,如智己成为高端豪华纯电动品牌,飞凡成为科技时尚的主流品牌。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上海的机器人产业规模继续领跑全国,新时达、达闼、新松、沃迪等一批上海本土机器人企业异军突起。在医疗、商业、民生等领域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服务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不再稀奇。

智能装备,虎虎生威

持续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今,这一火爆局面传导至造船市场。在中国船舶工业重镇上海,今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上海外高桥造船)一月新船订单金额超过180亿元,与此同时,完工交船量也打破单月纪录,双双创造了新的历史。

接下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全面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攻坚阶段,大型邮轮2号船计划于下半年开工建造,届时将呈现“双轮戏珠”的壮观场面。同时,全球最大型2.4万TEU集装箱船系列船进入交付季,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 17.4万立方米LNG船、7600车位远洋汽车运输船等一批高新产品也将陆续开工,展现的是虎年虎虎生威之势。

虎年伊始,上海本土AI企业西井科技宣布,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的智能换电版实现量产。升级之后的这款无人驾驶集卡,能自主前往换电站,用不到6分钟时间实现舱内侧换电。

深耕自动驾驶重卡和无人值守换电这些细分热门赛道,更聚焦为港口等大物流场景提供一体化数智解决方案,这使得西井科技有望于今年迎来高速增长,在此前已向全球港口交付100台无人驾驶产品的基础上,再实现两到三倍增长,且海外业务占比将首次超过国内业务。

不过,这样的增速背后,并非西井科技一家在战斗。自动驾驶集卡具有极高的集成性,包含了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好比一个“放大版手机”,涉及大量上下游供应商。西井科技创始人兼CEO谭黎敏说,Q-Truck的换电站,合作方是上市公司协鑫能科;3D传感器即激光雷达,来自上海禾赛科技及多家传感器公司;智能网联中所运用的区块链技术,有国内区块链头部企业趣链科技的加入;电池合作伙伴,则是由中科院院士领衔的高科技企业清陶能源……

这样的“梦之队”,让谭黎敏深有感触:智能装备的新终端天然具有强牵引力,可集聚大批头部企业。“我们最终的合作伙伴会达到数十家,希望对上海形成优势产业链引领带来积极影响。” 谭黎敏说。

在位于嘉定的新时达智能工厂里,机器人正在制造机器人。工厂已经具备了年产1万台(套)六轴工业机器人以及500套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的能力。

新时达原先从事电梯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但早在2010年,新时达便开始投入机器人制造。原因有二,一是电梯电气控制和机器人关键技术联系密切,都追求自动化、智能化,原理相通;二是彼时的机器人仍是巨大的蓝海市场,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平均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名工人。而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为383台/万名工人,新时达的机器人密度更是高达1080台/万名工人。

医疗机器人大显身手

2015年,达闼机器人创立之初,就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云端智能机器人” 概念,大脑计算在云端,与机器人本体分离,这比亚马逊早了4年。达闼因此自主构建了基于“云-网-端” 协同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海睿”,以及超安全的神经网络和智能柔性关节。

武汉一家生命科学企业,做的是当下最前沿的癌症治疗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细胞工厂。细胞免疫疗法中最大痛点在于细胞倍增精密度要求极高但重复性也极高。受制于人力,哪怕是美国最头部的几家CAR-T细胞工厂,一年也只能承接数百位病人。但是,云端智能机器人一旦介入,便有望使承接规模成倍增长,也让实验室工作人员从劳神重复又不容出错的痛苦中解放出来。武汉这家企业与达闼携手,预计今年5月出小样。届时,全球首条细胞工厂生产线将出现在上海。

“达闼新镇” 是疫情下上海首批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达闼所在的马桥镇,也被寄予世界服务机器人高地的厚望。这一高地的产业链、生态链一旦搭建,产业未来前景难以估量。

比如,武汉生物医药企业在马桥的细胞工厂一旦起量,就很可能赋能美国那些估值巨大的细胞治疗上市公司,形成美国公司仰仗武汉企业,武汉企业又依托于马桥的生态链。再比如,随着生物传感器企业的集聚,会牵引传感器设计企业近悦远来,再延伸到芯片封装领域,便又能联动浦东张江。“由此看,未来这里的产出强度会进入上海的第一梯队,但仅用产值来描述这一高地又显肤浅。”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人说。

在智能新终端企业眼中,他们之所以能实现“终端带动”,在于上海具备了比国内乃至国际许多城市更优越的条件,如人才的可得性、研发环境的相对宽松,以及配套实验室与共享装备资源的极大丰富和便利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也随之不断变革,逐步对医学检测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将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医学检测应用场景相结合,破解医学检测领域痛点,是机器人在医疗应用场景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智慧医疗、数字医疗的重要切入口。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宏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一年的技术研发,终于及时地推出了这款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以下简称“检测机器人”),并首次将机器人融入医学检验服务。

自2019年德国无人实验室概念出现伊始,上海宏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宏滩”)即创新性地将机器人带入医学检验服务,建立“机器人+” 技术平台:以中控系统为大脑,以复合机器人为手脚,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来连接各类仪器设备,现已成功开发机器人医学实验室,专注于打造医学检测智慧化系统。

本次发布的医学检测复合机器人即为宏滩生物医学检测实验室的其中一员,主要配合智能冰箱、样本处理自动化模块、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实现样本、试剂等物料的快速取放和移载,将大部分重复、易出错、易感染、高污染、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包揽在身。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慧洁告诉《新民周刊》,频繁而又大量的核酸检测让实验室工作人员身心俱疲,仅仅是拧检测盖子这一个动作,就足以让所有的工作人员患上腱鞘炎,更别说打开取样后病毒随着气溶胶进入空气中,存在着极大的感染风险。“这款机器人可以边充电边工作,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其数据收集全程都是数字化追溯的,更加安全,减少了医护、检测人员的感染风险。按照1万人/日检测工作量计算,一个实验室需要配备15位工作人员。而检测机器人加入以后,只要6个工作人员就可以了。”

目前,这款检测机器人应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基因检测实验室均已经正式投入医院和检测机构使用。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同济大学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本领”惊人——它可以自动找准人肩膀上疫苗注射的位置,采用无针注射的方式,全程无人化完成疫苗注射。

通过应用人体三维模型识别算法及自适应机器人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无针注射器设计,机器人能够通过摄像头感应器识别被接种者的身体,并自动调整机械臂的角度完成接种过程。

此外,机器人在进行接种时,会通过高压将药剂形成射流,高速穿过皮肤完成接种,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不需要加装或更换针头,不仅避免了交叉感染,也确保了接种者的无痛无感。

当前,这一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新兴科技,在去年11月,加拿大Cobionix公司才宣布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此类疫苗注射机器人。如今,上海也研发出同类机器人,并将之命名为“后羿”,寓意双关,我们已进入“后疫” 情时代,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将帮助人类抵抗劫难。

毫无疑问,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打造后疫情时代“无接触” 城市防疫样板,助力提升城市防疫能力和效率。

眼下,上海正在积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焕发出城市“制造基因”的新活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