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孟渐新
2月末的银幕上,纽约的三个小年轻,因为气味相投与否,重新排列组合,这是《纽约的一个雨天》;而在东京多摩川的一对小青年,曾经气味相投,最终走向了分手,这是《花束般的恋爱》。
在充满爱意的2月,《花束般的恋爱》开篇就“偶遇旧爱”,用倒叙的方式,将“爱”是如何从两个人之间消逝的过程生动展示,让人心有戚戚,好心的网友甚而会对约会的情侣提出善意的提醒——不建议情侣观看。
是否推荐情侣观看不好说,但是推荐影迷观看倒是不错的。毕竟这样一个美好的初春,看一段轻快的、带着丝丝惆怅的情感故事,更让人珍惜春光的美好。
追忆当初,自然绕不开那个八卦的问题:“爱” 是怎样黏上两人的。绢和麦,喜欢同样的漫画作者,爱看同样的书,嘲讽同样的人,人群中一对眼,仿佛直接就是对方的灵魂伴侣。
不过主创从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两个近乎完全相同的角落,就算合在一间房子,哪怕都合了四年,还是免不了迎来坍塌。如果连这样的灵魂伴侣都不行,到底什么可以天长地久?影片里,剪掉卷毛走向社会化的麦,在行将分手的时候说了一段话:“很多夫妇最后的感情虽然变了,但是他们可以继续生活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试试呢,一起结婚吧。”
然而,尽管画面美好,节奏舒适,情调宜人,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思考:灵魂伴侣也会分手么?或者说,他们只是“像” 灵魂伴侣而已。
当代物质丰富,文化多元,是长尾理论的天然实验场,任何小众的兴趣都有一堆爱好者。也因此,爱好间的叠加,例如看同类型的漫画、听同类乐队组合、喜欢同样的游戏甚至在同居后养着同一只猫……“同好” 快速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能称为“喜欢” 的理由,但要由此称两人是“灵魂伴侣”,效力不免过于孱弱。
拉近两人关系的那次意外相逢,无非出于对押井守的推崇、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期待、对错过商场喜剧表演的惊诧,和对《肖申克的救赎》、真人版《魔女宅急便》的鄙夷,本质上,他俩的灵魂在那时并没有脱离消费主义的陷阱,仅仅是在这个娱乐时代,在众多文化快消品中买了那些相对比较小众的东西:白色帆布鞋、文创帆布袋……并且,这种相似性建筑在双方并没有真正走入社会的校园时代。
影片里加速两人“不同” 的动力是各自走进社会(职场),而将之显化的,则是书店一幕——男生捧起了曾经为他们所不齿的成功学书籍。记得在书店还没有与“网红” 一词挂钩时,曾经有个笑话说:“要找对象的人应该去书店逛逛。因为书店里不同的格子已经把人都分类好了,喜欢文学的在一楼,喜爱历史的在二楼,教辅区的就不用看了,因为别人都有娃了!” 当绢拿着自己喜爱的书奔向麦时,赫然看到他手捧一本《人生的胜算》——对于铜臭味的嫌弃,似乎是文艺青年们的某种“行为规范”,就好像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也妮在看到不那么古典绘画时,将脸别向另一边的那种“自然姿态”。当绢还残留着文艺青年的梦幻遐想,而麦已经因为接受了资本主义铁拳开始奋起直追,两人的分崩离析,恰因为他们本质上并不是“灵魂伴侣”。
在时光解除了“精神快消品” 的伪装后,两个灵魂暴露出的观念差异,是这个故事中二人最终走向分别的必然原因。
与“灵魂伴侣” 无关,至多曾经 “气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