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公园与校园的“化学反应”
第16版:封面报道 2022-07-18

公园与校园的“化学反应”

王煜

上海大学美院团队为静安雕塑公园制定了拓展方案的初步框架。

华东政法大学区域的苏州河滨水空间开放,离不开长宁区绿化市容部门的参与改造。

目前,上海市7个区的绿化市容部门、3座市属公园、16座区属公园和8所高校已于2021年底分别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形成多个以拓展公园、校园功能为主题的合作团队。

记者|王煜

上海到2025年的“千座公园”规划中,许多公园将增加体育、文化、艺术等元素,成为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同时,一些高校也计划提升内部景观,成为“公园式校园”。这样的愿景,在高校专业力量与公园的互动之下,有望更加顺利地实现。

目前,上海市7个区的绿化市容部门、3座市属公园、16座区属公园和8所高校已于2021年底分别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形成多个以拓展公园、校园功能为主题的合作团队。校园与公园,正在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为公园“注入活水”

在上海高校与公园的互动中,公园主题功能拓展是由高校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因地制宜为公园量身打造特色场景,设计拓展改造方案。

上海大学是开展此类合作的高校代表。2021年11月,项目负责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带领学院建筑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雕塑、艺术策展等多个专业的师生团队,实地走访结对单位人民公园与静安雕塑公园,与公园管理单位充分沟通。此后至今,上大美院团队已制定了拓展方案的初步框架。

建成于1952年的人民公园由时任市长陈毅题名,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顶级地段,富有历史的文化积淀;以“人民”为名称,是一个有高度的“顶级IP”;公园周边有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可形成场馆之间的互动。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公园也面临定位模糊、对城市人群吸引力下降等挑战。针对公园的特点,上大美院团队设计了为其激发活力的方案。

其一是利用公园北部地铁上盖场地,创立“新海派”雕塑园,计划每年组织国内顶级专家组成权威评选团队,遴选优秀艺术作品亮相人民公园,展期满一年后再次评选,更新雕塑作品。团队计划以这样的方式,提升公园闲置场地的亲和力、艺术性,塑造公园里的艺术空间,在顶级地段打造世界顶级的艺术公园。

其二是着力提升人民公园的景观品质和动线,结合景点梳理、动线优化,提出完善、科学的公园内部导视系统方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公园人民爱’,我们还计划向社会公众开展人民公园的主题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后期通过专家评选,让人民的声音在人民公园得到呈现。”项目团队成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对于静安雕塑公园,上大美院团队也计划为其“注入活水”。该公园以雕塑为主题,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专类雕塑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和接受艺术熏陶的活动场所。公园是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的举办场地,本身有较强的文化氛围;并且毗邻上海自然博物馆,人流量充足。

团队计划更新公园内的常设雕塑展品,进一步提升园内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在公园已有展览的基础上,上大美院计划以“公园+学院”的模式推出“国际青年雕塑大师展”;利用公园的地下展厅空间,开展上大美院的学生展、课程展。同时,团队对公园空间局部提升改造也计划给出新创意。

上海2022年春季的新冠疫情,对公园主题功能拓展项目的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疫情期间,上大美院与人民公园、静安雕塑公园的工作小组开展数次视频专题会议,不断交流和细化工作方案。进一步地落实工作,目前正在加速开展。

让校园变身公园

高校可以为公园提升活力,公园也能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帮助校园提升绿化景观面貌,让校园成为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人文气质的“公园”。

上海市长宁区绿化市容部门与华东政法大学是这一类型的合作代表。“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之前,我们与长宁区绿化市容部门的合作就已经长期开展了。”华东政法大学后勤保障党总支书记、学校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储桂节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

华东政法大学区域的苏州河滨水空间开放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储桂节回忆,一年前也就是2021年夏天,正是这项工程开展最为紧张的时段。区域内的河道里有不少老管道,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很大。当时长宁区的一名副区长带队在现场驻点办公,区绿化市容等部门倾尽全力与学校合作参与改造,最终在计划的日程内成功实现滨水空间的开放。

按照框架协议的规划,接下来华东政法大学区域内的苏州河滨水步道景观将继续提升,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布景。工程的设计和落实由长宁区绿化市容等部门主导,学校将尽力配合。学校与长宁区在苏州河滨水空间打造上的合作,将是长期和远期的项目。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正门位于万航渡路北侧,南侧就是中山公园。受到学校结合苏州河滨水空间进行开放的启发,中山公园考虑逐步打开紧邻万航渡路的围墙,让整座公园变得更加“通透”,更好融入周边环境;万航渡路上的公园二号门也计划大幅改造,新建一个小广场。既然邻居要“改换新装”,学校这边也要同步呼应,拆墙透绿、正门改造等工程的方案正在制定。在未来的施工阶段,长宁区政府部门将给予学校大力支持。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是原圣约翰大学所在地,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众多。

接下来,学校将启动校园绿化景观改造升级工程,塑造简洁、大气、优雅的校园环境,让绿化景观水平与百年名校的历史文化风貌紧密匹配,相得益彰。按照框架协议的约定,长宁区政府同样将在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强大助力。

“以前的合作更像是灵感迸发后的邂逅,现在有了体系保障,合作将更加紧密,成果可期。”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通过不断地合作,不仅高校的校园景观在公园帮助下得到提升,许多公园的发展理念也更与时俱进。

在上大美院团队看来,与公园的合作是对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聚焦“新海派美术”学科建设的一种探索,学院为此向上海市教委申请了“文教结合”的配套项目。王海松说:“公园是高校育人优秀的实践场所,这是我们从合作中得到的明显受益。”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