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得”在今天,“失”在长久
第75版:专栏/五饼二鱼 2022-12-26

“得”在今天,“失”在长久

林奕华

林奕华

导演

Director

戏剧、写作、电影

可悲的是,浪淘尽多少风流,人却还不能完全改变对时间与自我的认知,与信念。

比较伊丽莎白·德比齐(Elizabeth Debicki)在《王冠》里演黛妃与王丹妮演梅艳芳是不公平的,前者是学院派。但,王丹妮在《梅艳芳》里和戴妃却有相近点:从被窝露出一双眼睛看世界。

黛安娜身高一米七八,王丹妮身高一米七九,德比齐身高一米九;三个“高女人”,想“不被看见”都难。而她们身上的那种“看与被看”,使其一时“如梦如雾”,一时“直见性命”的双眸,带着脆弱与尖锐、温柔又决绝的戏剧性。

怎样利用这些眼神的力量,怎样令剧集更“有戏”?

第五季《王冠》第六集开始引人入胜,第七集回到主线,第八集则为当季最扣人心弦的一集——不因为“大事发生”,而是,当时间拉远了镜头,事后孔明,观者的情绪明明泡在冰水里,心内却不期然翻腾起来。还有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集的切入点,是电视文化如何改变人心,抉择,然后,走进历史。

电视在英国普遍“登堂入室”之起点,是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引起观看直播热潮。大众认可的平台,是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观众对BBC的趋之若鹜,源于七八十年代一系列BBC 2文化艺术节目的兴起,当时负责BBC文化艺术节目的主管、伊拉克裔的艾伦·杨图(Alan Yentob),推出了系列杰作。以创新气象驰名的他,1993年被晋升为BBC 1主管,三年后,再晋升至BBC整体节目主管。

1995年的纪录片节目《Panorama》便是杨图在位BBC 1节目部主管时的一张王牌。访问戴妃一集的记者马田·巴殊亚(Martin Bashir)将她视为目标采访对象期间,她正在密会印巴裔心肺科医生哈斯纳特·汗(Hasnat Ahmad Khan)。巴殊亚觉得戴妃与他初见便那么信任他,是她对印巴裔人士有好感之故。

杨图的平步青云,巴殊亚的野心勃勃,汗的受宠若惊,皆有事实根据可寻。但戏剧被认为“穿凿附会”,便是这些真人真事在怎样的穿针引线下被编织起来。

例如,巧合。

对戴妃的拍摄访问之夜,是篝火之夜(Bonfire Night),此夜乃1605年11月5日政府瓦解火药阴谋的纪念风俗。火药阴谋的“叛徒”,是计划刺杀英王詹姆士,恢复天主教君主在英格兰统治的盖·福克斯(Guy Fawkes)。盖·福克斯如是成为第八集“叛徒/火药”的象征。巴殊亚在“收藏火药”,而戴妃和杨图则以电视作为武器,进行“背叛”与“剌杀”。“火药”——即“访问”——不在别的日子爆发,偏偏在11月20日,女王与爱丁堡公爵结婚48周年当夜,引爆/播出。

这些有意或无意地重叠了的巧合,在变成戏剧性之后,对观看的人,尤其受过斯时斯人斯事洗礼的“过来人”,是见证因果的定律: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会被时间必然地证明,它或许只是个人的。而令人激动又神伤的是,每一个赢了世界的人,都将败给自己的性格。

电视也有自己的性格,其命运何尝不也因此一样。而当上电视媒体集体“叛徒”的现代人,30年后,又将回望怎样的个人命运?

《王冠》第五季,贯彻着前四季的山雨欲来风满楼,但该季因当事人已被盖棺论定,便能引发更多深思,而不是只有情绪。时间总在帮助我们洞悉,由于成者多是把“得”看在今天,却不愿预见,“失(之败)”将在长久。

可悲的是,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今时今日,还不能完全改变人对时间与自我的认知,与信念。

因为,更多人想一尝身为“风流人物”的滋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