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华北暴雨 防洪体系建设是最优出路
第48版:封面报道 2024-01-01

华北暴雨 防洪体系建设是最优出路

吴雪

2023年8月2日 河北涿州防洪一线直击。救援人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区乘坐冲锋舟前去转移受灾群众。

水从自然来,又复归于自然,而其间与人相联系的过程,既有始料不及的灾害,也有人为减轻灾害所做的努力。

记者|吴雪

2023年7月31日,暴雨持续了一整天,雨水又积聚形成了破坏力更大的洪水。涿州,位于6条河流的交汇地带,防洪压力极大。

始料未及的不只是涿州,门头沟、房山、涞水,甚至吉林、哈尔滨等十余个城市的人们,都被迫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曾经温顺的永定河巨浪咆哮,小清河桥坍塌,妙峰山镇等5个镇一度与外界失联。

至于为何2023年北方地区遭遇了极为罕见的降雨,专家表示,这场暴虐的洪水,来自于7月21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的2023年5号台风“杜苏芮”,洪水在华北平原席卷而过,最终,它将沿着海河水系的末梢流入渤海。此次华北暴雨事件,暴露出北方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仍缺乏经验。

水从自然来,又复归于自然,而其间与人相联系的过程,既有始料不及的灾害,也有人为减轻灾害所做的努力。这更使我们产生关于防洪体系、关于人类活动如何与自然相适应和协调的思考。

140年来最大降雨

在这轮强降雨中,北京降雨量的极值是744.8毫米,在昌平区的王家园水库,遭遇北京地区140年来最大降雨。7月27日以来,河北全省降雨量7天的降雨折合成水量,达27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省大中型水库总库容的2倍多,共转移约122万人。

涿州地处保定北部,东临北京大兴区,北接房山区,是此次京津冀地区受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23年7月31日上午9点,在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园),第一波洪水从院子门口直冲进来,水径直涨到地面上七八十厘米的高度。出版人袁昆和同事紧急抢救,迅速把地面散落的书搬到架子上,再把低层的书搬到高处。下午3点,第二波水来了,库房外面的院子水位约有一米七八,瞬间淹到了脖子。

2023年8月5日,袁昆发了朋友圈,经过五次洪水洗礼,水位下降至第二次泄洪位置,涿州图书人陆续返回仓库抢救图书。而60公里外的门头沟在暴雨洪水围困涿州前一天,在全长106千米的丰沙铁路(连接北京市丰台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上,K396、Z180、K1178三趟列车被暴雨围困三天。

有专家表示,涿州受灾最严重,部分由地形所致。涿州位于太行山、燕山的交界处,地形呈喇叭口状。此次强降雨过程中,东南气流在此盘踞,暴雨强度最大。同时,涿州位于冲积扇平原,这意味着,多条河流出了山口,“第一站”便是涿州。

雨洪水频发的时期,近100年来,涿州只经历过几次大洪水。多位了解涿州市水利的受访者均指出,北拒马河上游没有水利工程,是导致涿州市多处被淹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提到,北拒马河上游没有水库拦蓄洪水,导致几条河流的洪峰集中在涿州市交汇,就像汽车排队上高速一样,太挤引发交通堵塞,河道就难以承受。

水利专家指出,过去北方以旱为主,很多北方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应对极端暴雨时相对薄弱,比如地面硬化、透水的下垫面和沟渠河网的密度比较低。应对城市降水主要靠地下排水系统,但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地下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跟不上灾害发生和人口聚集的情况。

城市的人员、建筑和各种设施又非常集中,城市“热岛”“雨岛”的混合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暴雨的频次和强度。因此,未来面临强降水带来的风险,北方城市呈现出暴露度高、脆弱性更加突出的特点,总体挑战更大。

防洪体系建设是最优出路

据预测,中国未来每年总的降水量增加趋势比较明显。2026年—2045年,京津冀城市群夏季和年平均降水都会以增加为主,强降水、连续5日降水量、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大雨日数都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城市扩张,暴雨风险的范围也在增大。

对于如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处长袁军等人建议,要强化流域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治理上,加强重要河道和主要支流防洪达标提升,完成现有1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和通信预警设施建设等。

在工程调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对极端天气,多位专家指出,社会要增强辨别风险、应急抢险、应急处置能力。其中,及时的预警和有效快速转移是关键。涿州洪灾中,不少蓄滞洪区的村民被洪水围困,等待救援。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认为,这次华北暴雨的预报做得很好,无论是降雨时间、量级,还是雨会落到什么地区,都和预报吻合得非常好。但更关键的是,预警是否能真正转化成人们的行动。因此,面对极端天气,发布的预警本身不能再限于单纯气象因子强度的预警,而应该是“基于承灾对象”的预警。

如果将时间尺度拉长来看,本次华北创纪录暴雨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缺乏应对暴雨洪灾经验的北方城市,如何在下一次洪水到来时避免陷入瘫痪?

无论国内外,韧性城市被认为是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必然选择。为应对极端天气,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都将韧性城市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或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杨赛霓建议,当下迫切需要去重新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暴雨场景下,部分高风险区基础设施可能面临的冲击,现有的设防水平是否需要升级和更新。在更新时,需要基于气候风险评估,做一个优先级排序,优先投资一些设防标准差距大,同时极端天气风险最高的区域。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总是显得渺小。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以前我们认为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自然灾难,未来极可能会以更高频率发生。因此,每个城市都要对历次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复盘和反思。在难以改变的自然环境下,不断优化防洪体系建设、完善灾害预警及应急管理机制,一直是人类面临灾害时最优的出路。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