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耶伦访华,胜在沟通
第33版:广域/观察家 2024-04-22

耶伦访华,胜在沟通

张国庆

投资需要长期主义,中美关系更需要秉持“长期主义”,放眼长远,呵护当下。

张国庆

在当下,中美沟通机制的恢复和完善本身比谈什么更有意义一些。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对中国多达6天的访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纽约时报》认为“耶伦此次访华行程,除了缓和两国关系之外,实际上并无太大实际意义”,但事实上,耶伦访华的本身就很有意义,或者说,在当下,中美沟通机制的恢复和完善本身比谈什么更有意义一些。

曾几何时,在中美关系处于黄金时代的时候,美国高官对华的访问简直是走马灯一样,最高光的一次,竟然有6位内阁成员和美联储主席联袂访华,而且人们热议的也是“利益攸关方”的理念,不像去年和今年耶伦访华之前美国政客(尤其是耶伦)却大谈特谈什么与中国脱钩。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工作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在诸多的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关系中,人们也会发现,误解和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彼此的关系,并且常常还会给整个地区甚至这个世界带来负面影响乃至伤害。而在复杂而厚重的中美关系中,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当下。

中美高层沟通机制从去年全面恢复以来,事实上,已经取得了成果。在结束六天访华行程之际,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官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不可否认,当前的中美关系比去年这个时候更稳定”。相信,她说的并不是客套话。

耶伦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很说明问题。从当初倡导“中美脱钩论”到现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脱钩,这一年间,她不仅与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有过三次会面,而且两国在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机制下,进行了实质性的深入对话,尽管难度还是很大,但谈总比不谈强。

自去年9月以来,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在过去半年内,这两个工作组分别举行了三次对话。而遵照双方牵头人指示,中美经济、金融工作组的第四次会议拟于4月中旬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分别举行,持续推进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

中美经济及多方面定期、不定期的交流会议(机制)与中美双边高层进行互访及会晤,组成了中美之间稳定关系、解决矛盾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客观上也有助于通过增进了解来规避“误读”所带来的战略风险。

应该说,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成员,耶伦在一个国家进行长时间(多达6天)访问是不多见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美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耶伦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双方经济领域的关切事项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这也反映了中美双方对于沟通的重视,以及持续、有效地进行这种沟通的重要性。

在耶伦之后,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也于4月14日至16日联袂访华,此行也是为近期布林肯访华打前站。而早在去年6月,康达就曾访问中国,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做准备。不出意外的话,布林肯及其他一众高官、州长或将像去年一样接踵而至,而这种频繁走动,本身就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种润滑。

投资需要长期主义,中美关系更需要秉持“长期主义”,放眼长远,呵护当下。

[发自北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