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舞蹈的心被你点燃 尤为宝贵的平民视角 有些东西就是垃圾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11-24

舞蹈的心被你点燃

《欢喜冤家》演出了现代味道本报记者郭新洋摄

◆南妮

看荷兰国家芭蕾舞团演出《大师颂》的第一个节目《贝多芬第29号奏鸣曲柔板》,3个穿白色上衣的男演员与3个穿浅绿色纱群的女演员在柔曼的音乐声中舒展、旋转,忽然感觉到它与前一天晚上以色列L-E-V舞蹈团演出的《爱的强迫症》风格完全不一样——后者感受到人的撕裂,前者体会到人的和谐。

撕裂与和谐通常就是舞蹈要表现的万千情感之一。各个舞团可以表演出那么多丰富多样的情绪,这是舞蹈这种艺术样式让人赞叹的地方。舞蹈比起有故事的戏曲、话剧,是抽象的,其抽象性跟音乐一样。但比起聆听、欣赏一台交响乐,舞蹈无需你有任何的艺术准备。人人都可以是舞蹈的观赏者。

舞蹈是最接近大众心灵的方式之一。不管是《爱的强迫症》,还是《大师颂》,舞者所抒发的情感已经跳入你的身体,让你很想与台上的舞者一起飘转。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谈谈情,跳跳舞》,役所广司扮演的中年白领,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刻板生活,有一天下班乘车途中,瞥见一间舞蹈教室动人的窗口,然后他走进教室,学跳交谊舞。一个完全没有舞蹈经验的人,粗粗壮壮的不标准身材,竟然要尝试交谊舞。极尽舒展的肢体,极尽温柔的音乐,是抚慰又是宣泄,这也是舞蹈的魅惑之处吧?欲找到人生目标或者人生意义的你,一曲舞毕,什么都不用思考了。

音乐节奏鲜明的《爱的强迫症》,显然让人产生急迫、焦虑的感觉。迷惘、奋斗,但仍是爱的错失。两个人捕捉不到对方的步伐与灵魂。现代感是以个人性为标志。虽然有负面情绪,但寻找本身是充满力与美的。《大师颂》的4个节目是现代芭蕾与其他舞蹈样式的完美结合。第二个节目《欢喜冤家》将古典芭蕾双人舞演出了完全的现代味道。身穿黑色裤子的男演员与身穿黑色吊带裙的女演员,一上台双双展示霸气。不屑于对方,戏谑,嘲讽……但在即将崩溃与对立的当口儿,赶快“服软”,尤其是女演员,表现出更多“示好”的动作。尽管此节目有更多的创造性,也提供给观众快乐的谐趣的享受。但是,使人激动的仍是抒情的古典范式。

《贝多芬第29号奏鸣曲柔板》击中人的灵魂。在优美的乐曲中,3对男女慢慢舒展开,缓缓地跳跃腾挪,静止时如对称的人体雕塑,跃动时像飞鸟般轻盈翩跹。依附,对舞,托举,轻搂……刚与柔、男与女的组合是这样摄人心魄。两性之美在变幻无穷的造型中令人赞叹,相依相存告示着生命的规律。芭蕾中,最感动人的,还是浪漫的爱情。两性渗透与结合的美的极致,唯芭蕾表演为是。

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仪式感,而仪式就是克制。克制的美与宣泄的美比起来,后者永远战胜不了前者。收敛预示着更多的可能性。现代舞蹈永远要到古典舞蹈中去寻找含蓄与深沉的源头。

现代观众是幸福的,既能做艺术殿堂的朝圣者,又能让美来开启心智改变日常,就如役所广司扮演的中年白领偶然让舞蹈击中,从此舞蹈的热情挽救了他生活的机械与疲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