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一周内数百万跨国商品从长三角仓库发往全国 “800里旱海”开荒种出个“虹口区” 上海商贸国家物流枢纽蓄势待发
第2版:要闻 2019-11-24

“800里旱海”开荒种出个“虹口区”

——“杨浦好儿女”、退役军人李树辉的故事

卖掉上海一套房,去东北半沙漠化的“800里旱海”开荒种地,带着11名退役战友,3年时间造田3.4万亩,相当于一个虹口区的面积,占领国内高端胚芽米市场80%,这是“杨浦好儿女”、退役军人李树辉前三年做出的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李树辉掷地有声地说:“在我们的添慈农场,每一寸土地都有退役军人流下的汗水。”

拿出近千万元在杨浦区创办“添慈退役军人创业家园”,与社区结对,帮助退役军人、军属就业创业,这是李树辉最近开启的新篇章。现在,他想对退役战友们说:“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从农场走出又回到农场

1993年,16岁的李树辉穿上军装,从家乡内蒙古来到黑龙江军垦农场。1996年,他考入解放军农牧大学,1999年毕业后主动回到农场。2001年,他被选调至第二军医大学,并于2005年转业留在了上海。

当了11年兵,又做了11年公务员,然而,2016年元旦后,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去种田!而且,还不是在上海本地,而是一个回马枪杀回了东北。

2016年3月,东北的冰雪还没消融,他就带着11名退役战友来到了吉林松原的盐碱滩,冒着零下几度的严寒,在野外搭帐篷住了下来。

这里人烟稀少,水电路渠统统没有,生活用水全靠融冰化雪。野生动物可能比人更多,晚上车灯一晃,就会看见附近有几双绿色的小眼睛,不时还会传来野狼、野猪的几声嚎叫。所以,一到晚上,他们就拢起一堆火吓退野兽。

盐碱土壤要重塑结构,他们每天从清晨四五点钟天一亮,一直干到晚上7点多太阳下山,连续干了半年,他们修筑隔离围坝21公里、田间道路27公里、给排水渠54公里,建成育秧大棚180亩、生态水库650亩、示范牧场3500亩、标准稻田5000亩,实现了当地人没见过的奇迹。

全国开花“上天入地”

半年后,瘦了15公斤的李树辉回到上海,他带回来了更多的雄心壮志。如今,经过他和退役战友们的辛勤耕耘,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赤峰等地开荒,并在崇明岛建了一个蔬菜种子试验基地。他们的“添慈农场”胚芽米第一年就销售2300多吨,现已打入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高端农产品市场,一举占领了国内高端胚芽米80%以上的市场份额。农场生产的五谷杂粮、黑木耳、土鸡蛋、无矾粉丝等辅系列产品,仅在浦东的33个社区直销就供不应求。这些农产品还打入境内外众多航空公司,从“入地”变成“上天”了。近4年,添慈农场年均用工上万人次,带动上千农民朋友实现年人均增收逾3万元。

吃过创业的苦,李树辉深知,退役军人创业有优势,也会面临“四难”:找场地难,找项目难,找资金难,管理难。为此,在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李树辉拿出近千万元,在五维创业园区中租赁了两幢楼,办起“添慈退役军人创业家园”。经过几个月筹划,家园现已有50余名退役军人、军属创业就业。

李树辉希望,能在今年内容纳创业项目逾20个,吸引100名退役军人和军属创业就业,2年内年产值破亿。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