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90年前,红军走下井冈山谱辉煌
第16版:军界瞭望 2020-02-03

90年前,红军走下井冈山谱辉煌

大柏地战斗的红军指挥所旧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

红军第一次统一配发的军装

红军用过的卅节式重机枪的残件

红军战士包袱皮上写着“三 大纪律六项注意”

红军和赤卫队用过的土枪大刀

红四军领导人朱德和毛泽东的手令

井冈山根据地人民熬硝盐的锅缸和缝衣工具

油画《井冈山会师》(何孔德)

90年前,人民军队第一个战略集团——红一方面军正式成立,标志着革命武装力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您可曾知道,这一成就得益于红军上下实事求是,不拘泥于“路径依赖”,放弃一味固守老根据地井冈山,而是把红旗插向更广阔的天地,把革命推向新的高潮。可以说,走上井冈山是辉煌,走下井冈山也是辉煌。

历史并非直线发展

众所周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到达湘赣边界井冈山,开辟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毛泽东所率的部队又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红四军,之后红五军主力也上了山,他们连续打破国民党多次“进剿”和“会剿”,根据地得到巩固。

然而历史从不是直线发展,1929年1月,湘赣军阀联手发起第三次“会剿”,形势变得异常凶险。井冈山易守难攻,但“人口不满二千,产谷不满万担”,红军能征惯战,可敌军反复进攻和残酷烧杀,使当地经济无力支撑。况且,井冈山被赣江、湘江东西包夹,两江都无法徒涉,而南北又难以发展,军事上缺乏回旋余地。红四、五军合计5000人,如何粉碎3万敌军的“会剿”?

红四、五军干部在宁冈柏路村开会,围绕撤与守展开讨论。毛泽东指出,敌军“会剿”兵力远超以往,而红军在严冬之际却着单衣草鞋,很多人晚上睡觉连被子都没有,只能钻草堆入眠,根据地也没有盐吃,每天三分钱的伙食都难保证,全军集中在山里,别说打仗,连吃穿都成问题。为保存革命力量,必须分兵出击外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以外线进攻的“围魏”来“救赵”(解井冈山内线之围)。会议决定,留红五军守山,而红四军向外发展。

分兵决心定了,可外线出击往哪去?通过分析,大家意识到进军赣南发展最适宜:第一,赣南地大山多,东靠武夷山、南为九连山、西有诸广山,中有雩山,均为有利地形,攻、守、藏都方便;第二,赣南相对富庶,部队给养难度降低;第三,赣南距国民党统治中心较远,交通不便,敌军调动很困难,集中兵力也不容易;第四,江西国民党军多为滇军,属于异省屯驻的“客军”,地利人和都无优势;第五,赣东北有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可以策应红四军南下。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3600人从井冈山茨坪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折。月底,红五军因寡不敌众,也撤离井冈山,前往赣南寻红四军会师。

毛泽东都亲自上阵

红四军下山后,为避免与敌正面接触,走的尽是放羊娃、采药人、打柴樵夫才走的山间小路,许多地方还要边走边用柴刀砍出路来。即使这样,在1月24日,也就是红四军下山才十天,就在大庾连遭敌军两次袭击,部队都是仓促转移,牺牲和失散战士达600名,丢枪200条,红28团党代表何挺颖等重要干部牺牲,连筹集的1万银元也损失了。2月1日,在寻乌圳下村,红四军军部又遭袭击,朱德持枪率警卫排掩护毛泽东转移,而他的妻子伍若兰却不幸被俘牺牲。

红四军几乎到了无粮无弹、无路可走的状况。为此,红四军前委在罗福嶂开会,一个决定就是如果部队被打散,领导人都设法去上海登报联络,毛泽东化名“杨子任”,朱德化名“王楷”,可见情况危急到何等地步。

2月10日,红四军到了瑞金城北大柏地,敌军紧追不舍。毛泽东、朱德发现此处为十余里的谷地,两边层峦叠嶂,是打伏击的好地方。此时,尾追红军的敌15旅两个团由旅长刘士毅率领,从澄江逼近瑞金。红四军前委决定趁15旅孤军冒进之机,利用大柏地以南两侧谷地打伏击,将其歼灭。当日,红28、31团和军特务营、独立营分别埋伏到麻子坳至前村两侧的树丛中,28团2营则在隘前警戒并诱敌进入伏击区。

10日15时,15旅进到隘前,遭红军警戒分队阻击,战至黄昏,双方仍在对峙中。11日晨,警戒分队边战边撤,将15旅诱至麻子坳、前村一带,伏击部队群起攻之,28团1营从右翼迂回到茶亭东,攻占15旅旅部,截断退路,2营向敌正面进攻,31团向敌左翼进攻并占领南侧高地,军特务营、独立营迅速迂回到前村南侧,对敌形成合围。战斗从上午9时一直进行到正午,最紧急时,毛泽东手持木棍和警卫班一起冲锋。有专业军事学者遍查中国革命战争史料,综观毛泽东一生,仅此一次是亲自参加了战斗。战斗胜利后,全歼国民党军8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此战,为红四军在赣南扎根打下基础。随后,红四军乘胜进军闽西,攻克长汀、龙岩等城。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成立,官兵两万人,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总政委,朱毛红军初具规模。

新天地 新辉煌

1930年8月,从井冈山上走下的红一军团和同样从井冈山下来、由红五军发展起来的红三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总兵力3.5万人,超过下山时的7倍以上,新开辟的中央苏区(即赣南闽西根据地)达60个县境、453余万人,而井冈山根据地全盛时才达6个县境、50万人口。中央苏区真正发挥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大本营的作用。

在此期间,毛泽东根据赣南、闽西斗争实践,作出古田会议决议,写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著作,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将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战略思想发展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总战略。红军的战略战术也在这个时期由“敌进我退”发展到“诱敌深入”,而“诱敌深入”的基本做法就是在根据地内“盘旋式打圈子”,但“打圈子”又离不开较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与后方资源这两个基本条件。

站在历史的高度,井冈山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方向。但井冈山的道路不一定非得固守井冈山,井冈山精神也只有在不断发展中才能发挥其对革命的影响与推动作用,井冈山的红旗也只有插遍全中国,才能体现出其巨大的意义。

朱毛红军走下井冈山,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井冈山革命首创精神的延续;是中国共产党自1927年为起点的探寻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斗争道路,打破苏联模式,进行思想解放历程中的重要一页,是中国革命史上值得一书的浓重之笔。 马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