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动员仅花4分钟,19名护士报名勇敢逆行
第6/7版:要闻 2020-02-03

动员仅花4分钟,19名护士报名勇敢逆行

冯亮在隔离病房观察患者情况

戴了八小时防护手套、干皱却美丽的手

倪溦每天向家人报平安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 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大年初三,上海50人护理医疗队踏上征途。医疗队队长——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李晓静曾经是个军人,她透过车窗向送行人员告别。接到任务,浦南医院此次对护理人员动员仅花了4分钟,就有19名护士报名,其中不少都是孩子的母亲。不计生死,随时出发,这就是最平凡、最勇敢的“白衣战士”。

本报记者 萧君玮 摄

1 再次出征 300名退役军人为她组建爱心微信群

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 李晓静

今天是李晓静到达武汉抗疫一线的第七天。

李晓静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长时间戴口罩,脸上溃烂的伤痕渐渐复原。

下午1时吃上第一口饭,她不敢懈怠,因为这是在和时间赛跑。

大年初三,5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上海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全力支援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李晓静是这支医疗队的队长,此前,她曾是一名军人。

出征后不久,李晓静将微信头像换成了本报记者为她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她,向着车窗外敬了一个军礼。

是战友 也是携手战斗的人

“作为一名军人,就该上战场;作为一名护士,就该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冲锋在前!虽然我此刻已经不是军人,但是依然希望以医务人员的身份参战。”请战书中,她写道,“对于军队退役的人来讲,名和利,以及进步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是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

脱下的军装,似乎刻在了李晓静挺直的身板上。她践行了退役时许下的“若有战,召必回”。

来到当地后,李晓静曾通过媒体和战友们短暂连线。“我曾经是你们当中的一员”,说到这里,李晓静开始哽咽。“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我还是以医务人员的身份继续和你们站在一起。所以我也希望我们能一起,不管以什么身份,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可以携手共同战斗。”

李晓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许多退役军人成为了她的坚强后盾。“看她的朋友圈,得知她的脸已经有些溃烂。我们战友非常心痛,组群为战友购买物资。”时刻关注着战友的动态,近300名退役军人“闻风而动”。他们成立了爱心微信群,每次募捐“拼手速”,一群满了开二群,陆续为前方提供了多种急需物资。

“守望相助,本就是作为战友最该做的事情。”做了这么多,战友们只有这淡淡一句。谈到战友们的支持,李晓静哽咽了:战友们身在天南海北,有的素未谋面,但情同兄弟姐妹。再多的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对战友们的感激。

是同事 也是那个关心自己的人

李晓静出征前夕,有个人在车窗前和她不停挥手。这个人是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郭智慧,也是李晓静在请战书中提到的郭主任。

在郭智慧看来,李晓静有着军人的爱国心和职业的使命感。“我和她共事了两个月,她特别敬业。”除此之外,李晓静也是那个特别贴心的同事。“我自己因为工作强度大,身上有湿疹。有次我在医院涂药,被她看到了自己满手满脚的湿疹。第二天她就回家拿了一罐针对湿疹非常有效的药膏,让我试一试。”

前天,护士团队员张言生日,李晓静和团队的医护人员一起为她庆祝。“现在订蛋糕非常难,盒马生鲜和其他渠道根本就没有原材料。虽然条件有限,但是我们都非常开心。”战友们为她准备的水胶体敷料被她分给了队员。“希望能够为它们减轻一点皮肤损伤,都是女孩子,爱美。”李晓静说。

是妻子 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春节前夕,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听说要组建医疗队,李晓静的内心开始沸腾:“我有17年前支援北京‘小汤山’的工作经验,也有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经验,更有近20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我愿意作为浦南人再次出征援鄂!”汶川地震时,吻别女儿,李晓静匆匆出发。“从小汤山开始,我每一次出征都是把孩子扔给他,其实他为家庭也做了很多的牺牲。”李晓静十分感谢丈夫的付出。这一回,她决定征求丈夫的意见。

“她非常喜欢穿军装,骨子里有着磨灭不掉的军人情结。”在李晓静提出要去武汉的那一刻,爱人老许表示理解。去年11月,李晓静的母亲过世,按照当地风俗,逝者去世百日之际要举行仪式。为了去一线,他们退掉了机票。老许和两个孩子留守上海,还替她给家中老人做起思想工作。昨天,是她母亲的百日。李晓静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诗:“凝望母慈颜,骤然心惊骇。何堪母已去,泣祈是梦哉。梦醒母安在,见儿笑颜开。问从何处来,亲自置饭菜。黄昏榻上坐,沐足水已开。欲孝亲不在,悲伤溢满怀。”

1月30日,李晓静的小女儿生日。这回李晓静也没能和小女儿一起过,视频连线老许和女儿后,她开了一个自嗨锅庆祝。

用李晓静自己的话来说,“脱下白衣,我们是女儿、是母亲、是儿子、是父亲,是你们身边再平凡不过的朋友;穿上白衣,我们就要面对病魔,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特殊情况下,我们被称为英雄,其实,平时我们每天都在这么做。” 见习记者 张泽茜

2 话别亲人 相信春天终将到来

上海市胸科医院护士长 冯亮

“我会平安回来的,外婆侬勿要哭哦,妈妈在的……”冯亮弯腰站在床前,轻声对外婆说。本是举家欢庆的除夕夜,但那天“团圆”二字,并不属于冯亮和其他上海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和家人道完别,冯亮心有愧疚,但她知道这里更需要她。

冯亮是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家里的亲人中,学医的不少。“看到召集通知时,我先生就在身边,和他一商量,他很支持,我就报名了。父母也很支持我。”93岁的外婆,曾是华山医院的一名药剂师,明白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却也知道外孙女此行面临的挑战,话别时流下了不舍的眼泪。冯亮和外婆家离得很近,与外婆感情也很深,几乎每周都会去探望。“我向外婆保证,一定努力救治更多的人,也会把自己安全地带回家。”

冯亮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读六年级、一个三年级。弟弟还不太明白妈妈此行的意义,可哥哥已经将武汉与危险画上了等号。怕自己说太多会有更多眷恋,冯亮只是安慰孩子们,妈妈去那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很快就会回来的。

鼠年第一天的凌晨,冯亮和医疗队员们来到了武汉,一个会让他们铭记一生的城市。到达的头两天,医疗队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为了更好地救治,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1月27日零时,冯亮正式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承担了首个夜班护理工作。“经历过抗击非典等考验,我们始终心怀一个信念,科学的防控和治疗能战胜一切病魔。我相信春天终将到来。”

3 全副武装 成为病人温暖依靠

曙光医院护士 诸玫琳

这是武汉前线护士的手,戴了8小时防护手套的手。

干皱,却美丽。

这双手的主人,叫诸玫琳,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要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和爸爸妈妈商量过吗?”90后的诸玫琳,是曙光医院首批援鄂团队里年龄最小的。当护理部同事这样问她时,她哽咽了,“父母虽然不舍,但还是支持我去。爸爸说,你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年纪又轻,也没结婚,就应该去报名。”

新年,就在与病毒抗争的战役中来临。

诸玫琳所要工作的地方,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重症病房。在疫情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1月26日中午,刚刚结束防护操作的她就与同事一起上岗,接过了武汉同行移交的“阵地”。

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全副武装,把厚重的防护服一层层包裹在身上,穿一次平均要花20分钟。穿着防护服,体感闷热,稍稍走动就浑身湿透,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卸装更关键,耗时也更久。由于周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物资,顺序稍有不对,就可能把自己暴露。”诸玫琳说。结束工作后,每脱下一样,就要洗手消毒,她和不少队友的手,也因反复消毒过敏红肿。

为了避免增加感染几率,也为了节约防护装备,诸玫琳和其他护士在上岗前不吃不喝。“装备穿脱太过麻烦,而且一上厕所,整套防护服就废了。”病房里大多是用无创呼吸机、或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重症病人,多数无法生活自理,又没有护工及家属,一切都得自己扛。“除了常规监测病情、静脉补液、呼吸机导管护理等医护工作,我们还要解决病人的生活护理,包括更换床单、病人饮食,以及呕吐、排泄物的清理。”诸玫琳说:“理解病人的惶恐、不安和无助,我们才能成为他们患病期间最温暖的依靠。”

第一天,诸玫琳一直工作到凌晨1时,才与夜班护士交接好。其间,她里层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班时脱下面罩,脸上尽是压疮;脱下口罩,已经全部湿透;脱下手套,手被汗水浸皱……

4 妈妈不哭 微信报喜不报忧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 倪溦

照片里的白衣天使,叫倪溦,24岁,是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成员,也是下个月将退休的巴士三公司740路调度员冯金娟最牵肠挂肚的宝贝女儿。

倪溦是主动报名的,没和家人说。大年初一在外公家拜年,她接到通知,随时准备出发,才悄悄向父母坦白。

冯金娟很崩溃。她知道现在去武汉的风险,更何况是支援医院。“我当然不舍得,女儿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就是去疫区,哪个母亲会放心?老公很支持,我说你也真是胆子大。”冯金娟没敢告诉自己83岁的老父亲,就编了个理由,提前回家帮忙收拾行李——硬塞给女儿两套从来不穿的棉毛衫裤,“否则我心不定”;买了一大堆巧克力,外加善存片和泡腾片;听说穿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还准备了成人尿不湿。说到这个细节,冯金娟哭了。

年初三深夜,倪溦突然问:“可能明晚走,妈妈请假送我去机场吧?”获悉消息太晚,冯金娟不方便换班,就没答应——她本打算第二天下了早班去送机,却不料女儿提前出发。“她是好小囡,我也只能支持。这件事总要有人做,但我真的舍不得。”

和母亲的万般纠结相比,倪溦特别乐观,每天和家里发微信报平安,只报喜不报忧——“一切都好。”“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妈妈放心。”“这段时间是有生以来最懂保养的,天天吃善存片和泡腾片。”昨天,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她剪短了头发,轻松地给母亲发消息:“ICU老师真牛,既会急救,也懂剃头。”冯金娟立刻更新朋友圈:“宝宝,你的新发型最美。”

每次问到具体工作,倪溦都用“挺好”回应。女儿出征6天,冯金娟一个电话都没打过,只发微信文字。“怕影响她和室友休息;而且,反正听不到实话。”直到昨天,她才听朋友说,女儿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危重救治组,要接触不少重症病人。她再次哽咽,泣不成声。

冯金娟天天盼着女儿平安归家。她也知道,即使回来也可能要先集中隔离,“随便哪个偏僻角落都行,只要女儿能回上海。”

有一次,实在太想女儿,冯金娟主动要她发点照片。倪溦身穿防护服,乖乖地比了个心,她的表情被完全挡住了,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个灿烂的笑容。本报记者 郜阳 曹刚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