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关舱大吉”的标志性意义 不甘心的他写了封特殊“书信” 这是最辛苦也最温暖的回家路 对孩子“食言”:妈妈还要多留10天
第8版:要闻 2020-03-11
瑞金医院护士杜颖——

对孩子“食言”:妈妈还要多留10天

进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A 3重症病房支援十多天了,尽管已经到了按照规定结束应急任务的时候,但来自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杜颖却没有要马上离开这里的意思。她整理了一下情绪,打电话给一年级的女儿,“妈妈还要多留10天,照顾这里的爷爷奶奶,暂时不能回来陪你,你在家上课认真一点噢!”

第一次做如此高级别防护

杜颖今年36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科护士。2月22日早上,她接到任务,“马上去公卫中心重症病房!”给她的准备时间只有2小时。

“你能别去吗?”8岁的女儿虽然不舍,但她也明白妈妈是一名白衣天使,多少次想念妈妈的时候,她却不能在身边,只因有“更需要我妈妈的人”。女儿含着泪帮妈妈一起收拾好行李,又送妈妈到楼梯口,这一刻,杜颖的眼泪也止不住了。她答应女儿,完成10天的应急任务后就回来陪她。

一系列身体检查后,穿过一道门进入缓冲区,花了约20分钟穿戴防护服,杜颖一遍遍检查自己有没有防护到位。曾经历过禽流感H7N9和甲流H1N1的考验,但如此高级别的防护,在杜颖的职业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和那么多外院姐妹合作

进入那道门后,她所面对的就是滴答作响的仪器和气管插管的病人。“打个动脉针!这个病人右手不行,快点试试另一只手!”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杜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在病房,每个危重患者由2名护士来照料,一切护理都要由护士来完成。肺部感染严重的患者无法自主排痰,上了ECMO的病人同时采用抗凝治疗,怕出血,所以都需要通过手动拍背,帮助痰液引流。帮患者翻身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常常要好几名护士合力才能完成。“别看ICU里大多数都是女护士,可我们力气都很大。”杜颖说,她还经常“串门”到隔壁去帮忙。“护士来自上海的各医院,大家互相帮助,我是第一次和那么多不同医院的护士一起奋斗。”

第一次对孩子“食言”

病房里很忙,日子过得极快。杜颖说,女儿每天打来电话跟她聊天,是最放松的时刻。女儿问她,“你照顾的爷爷奶奶有没有好起来?”“你哪一天回来?”一天天倒计时,很快就到了即将出病房去进行14天医学观察的日子。

但是,她却第一次对女儿“食言”了。杜颖告诉记者,在这里参加救治重症患者的护士,工作强度非常高,所以根据规定“每十天一轮换”。但做满10天临走时,她却想起瞿洪平主任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对她强调的话,“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全力救治病人!你要发挥你的专业优势,带好这支护理队伍,保障打赢这场战役!”为此,杜颖果断决定留下来,继续担任带队任务,再做一个周期再走。

到今天,杜颖已经在病房里第19天了。乖巧懂事的女儿也早已不再追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她说:“妈妈,我给你做了巧克力,还刻了名字,也给其他的阿姨刻了名字,我寄给你,希望你们照顾的病人都能好起来!”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