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人生憾事 上下求索 滨江晨韵 习惯成自然 围棋少年日记 维吾尔族的夜莺
第19版:夜光杯 2020-03-24

习惯成自然

过传忠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一大早即去孙中山故居参加纪念活动。因疫情“宅家”多日的我,见了一些故友新交,不免有些激动,忙伸出手来向对方握去。但出人意料的是,对方多数并不握上来,而是热情地抱拳拱手相迎,这一回应使我顿时清醒:值此病毒防范之际,人们最好少些身体接触,改握手为拱手,确实是比较妥当的。再看看人人都戴的口罩以及向孙中山塑像行礼时人们之间拉开的距离,都显示出今年所逢际遇的特殊。而返寓又听到电视里在播,劝大家清明不要去墓地祭扫,建议可以网络扫墓替代。于是不禁感慨,异常的情况,真是把通常的习惯也改变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冯友兰就曾说过,人“遵奉风俗,乃无意的,自然的”。是啊,就以殡葬、悼念、祭扫等活动为例,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每年清明,动辄上百万的扫墓大军倾巢而出,有关方面则千方百计组织引导,提供便利。但是,碰上今年这样反常的情况,即使是习惯也只能变一变了,环境不允许了嘛!人们还是通情达理的。

其实,风俗习惯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而是不变中有变的。几十年来,土葬、棺葬不都变成火葬了吗?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海葬、树葬、壁葬等形式呢。至于祭扫,以前广为流传的烧纸、上供甚至扎了车马屋舍等付之一炬的排场,不也大为收敛了吗?就是作为春节标志的鞭炮、焰火,近年来也受到限制,至少在上海,外环以内,是不再允许了。我在想,今年遇到这场疫情,从春节到清明,历来的风俗习惯要受到多少冲击啊?但是,人毕竟是主体,习惯是为人服务并为人所掌控的,到这一战“疫”结束,不知还会发生多少变化呢。

有人说,人们既受习惯之惠,也受习惯之害,习惯是具有两面性的。仍以疫情为例,我小时候在家乡,遇到霍乱、伤寒等瘟疫,人们常常会抬出泥塑菩萨游街,成群结队的市民跟着。甚至还有地方官员、知名人士杂于其中,谓之“送瘟神”。这当然是迷信落后的表现,是一种不良的风俗习惯。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但有些习俗,如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不用便纸,多时不洗澡,乱抛垃圾……广大群众当然也希望改变,但限于条件,只能一步步、一点点地扭转。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这个社会在移风易俗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习惯势力有时是挺顽固的。要把坏习惯变为好习惯,往往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这使我想到了咱们上海的垃圾处理。应该说,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的垃圾算是处理得好的,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逐渐显出弊端。于是,以“分类处理”为标志的垃圾工作的改进,便在党政领导的直接关心下蓬勃有效地开展起来,终于初见成效。这是上上下下都付出代价的。叶圣陶先生说:“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是的,要酿成一项好风气,形成一种好习惯,不是随随便便、勉勉强强可以奏效的,我们要具有充分的能力,让想做的事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疫情已经促使我们形成或考虑许多好习惯的推广,诸如勤洗手、讲卫生、不吃野生动物、吃饭用公筷、不要聚众扎堆、排队提倡“一米线”……相信疫情结束后,通过反思和总结,在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百姓福利方面,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更多的好事“习惯成自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