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源泉
第3版:要闻 2020-06-25

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源泉

行人过马路自觉走斑马线,车子安静地等在停车线后。这一幕在上海街头已属平常,凸显交通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本报记者孙中钦摄

交通整治、烟花禁燃、垃圾分类……很多人说,上海是一座永远值得信任的城市,很多看似无解的难事,在上海总能办成。背后,体现的是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力量。

无论是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始终牵引着上海向上、向善、向美的追求,引导着这座城市的人民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最可宝贵的软实力,也是一座人民城市的灵魂之所在。

“新七不”见证合格到优雅

1995年6月1日,上海市文明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大家从我做起、遵守‘七不’规范活动”的通知》,提出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要从基本素质、基本行为规范抓起,要抓好“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七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

转眼间22年过去了,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老问题消失了,一些新问题又出现了,于是上海市文明办根据市民的呼声,在2017年对“七不规范”进行升级换代。在开展了深入调研征集后,制定了“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垃圾不乱扔,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序不插队”。这就是如今已经推行三年的“上海市民新七不规范”。

如果说“老七不”是为了教导市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城市人,那“新七不”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文明要守序,更要优雅。相比20多年前“老七不规范”满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宣导,如今的“新七不”则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共识。不需要过多言语,做到这些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就算没有列入其中的,也要自我严格要求,如今有着这样想法的人们,正成为城市的主流。

最能体现“新七不”深入人心的,非排队莫属,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标志性一景。在上海这样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但凡热门、刚需的地方,总免不了排队,不论是“网红打卡点”,还是车站、商店、办事窗口,总能看到人们安静地排着长队,不需要专人维持秩序,且极少有人会插队,在疫情期间,甚至“进化”出了一米线排队,令人大开眼界。排队安检、排队上车、排队测温、排队就餐……上海人的一天可能是从排队开始,到排队结束。

20多年间数量爆炸式增长的,还有家里四条腿的“毛孩子”。一直以来,文明养犬都是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这些年明显感觉到,路上狗狗留下的“地雷”少了,“铲屎官”们出门装备一应俱全,牵狗绳,戴嘴套,准备好报纸塑料袋“排雷”,养宠不能影响别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些场景只能体现城市文明进步一小部分,正印证了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跟随上海城市发展飞奔,文明素质也没有掉队。谦和、大气、有礼、优雅、从容,早已成为了在上海生活的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包含“新七不”,但远不仅限于此。

本报记者 李一能

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

昨天18时,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华别墅小区垃圾箱房前,不少居民们正在倒垃圾。

每一位居民都很认真——干垃圾放进干垃圾桶,湿垃圾破袋后倒入湿垃圾桶,再把塑料袋放入干垃圾桶……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一些居民为了节约塑料袋,专门用可循环利用的瓶子装湿垃圾,扔完后用旁边的洗手池洗洗手离开。“垃圾分类早就是我们的日常了!”65岁的陆建敏说。3年前,小区在长宁首批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四分类投放。“刚试点时确实难,志愿者在40℃高温下坚守,但我们还是做到了,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是为我们自己找幸福啊。”

不远处的长顺小区和上海大多数小区一样,去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居民铁女士说,每天早上孩子都会帮忙把分好类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外出游玩时也会带两个垃圾袋。“垃圾分类已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1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经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去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上海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率先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去年,全市135个街镇成功创建为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示范率61.8%;10个区创建成为“示范区”。对照居住区垃圾分类“五有”达标标准,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村)的分类达标率由前年底15%提高到去年底90%。

市绿化市容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上海湿垃圾分出量为9796吨/日,干垃圾处置量为15351吨/日,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吨/日。其中,全市湿垃圾分出量是去年7月《条例》实施以来的最高峰,同比去年5月增73%;比今年3月增32.49%。

这些足以证明,垃圾分类已成为上海市民的“标配”,新时尚已蔚然成风。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秀表示,垃圾分类已不再局限于源头正确分类,要让这件有意义的事成为更有意思的新风尚,坚持循环再利用,减少垃圾量是他们的目标。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达标(示范)街镇综合考评办法(2020版)》新增针对全市沿街商铺的生活垃圾分类测评,今年将全面推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上门分类收集工作。在虹口、长宁、普陀三区首批实现商铺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的基础上,预计9月底,全市221个街镇(乡、工业区)、约4000条中小道路、20万家沿街商铺将全面实现上门分类收集全覆盖。

本报记者 屠瑜

交通体现城市秩序美

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晚高峰,车流汹涌。18时许,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口南北向亮起绿灯。石门一路右转驶上南京西路的一辆别克商务车碰上行人绿灯,在斑马线前缓缓停下,让行人先走。正是下班时间,行人络绎不绝,右转等待的车辆开始排队。尽管如此,让行司机没有不耐烦,后面的车也没有一声催促的喇叭。一些行人主动加快了过马路的步伐。短短1分钟内发生的事,让人看到上海的秩序之美。韩小姐称在附近太古汇上班,每天过马路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上海车让人很常见,开始会惊讶,现在习惯了。自己开车,也会注意。”

上海交通的秩序之美,绝不仅止于车让人——高架匝道两条车道“合二并一”处,“拉拉链般”顺滑的交替通行;高速拥堵时,长长的应急车道却空无一车;公交车站台没有栏杆也没有管理人员,市民却自觉列队等待;地铁人流再拥挤,也会沿着门的两边排起两条长龙;亲朋好友相聚会谈,散场后相互叮嘱,不酒驾不闯红灯……

交通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是上海交通大整治带来的最显著变化,也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签。文明带来顺畅,也带来安全。大整治以来,上海交通事故逐年下降,近一年来,交通事故数、死亡数、受伤数“三连降”。去年一份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曾名列榜首的上海告别“十大堵城”之列。

交通文明,不仅体现在交通参与者的素养上,也体现在交通管理者的水平上。

游人纷至沓来的外滩,也是上海的交通要津。全市最重要的主干道,7条与外滩交错毗邻。曾几何时,深夜110报警一半与交通有关。随着“夜经济”如火如荼,酒吧外营运车辆违法停车、高价宰客等情况随之出现。情况最严重时,中山东一路两根车道被占,营运车辆停车候客,讨价还价,个别路段深夜竟“肠梗阻”。上海警方正进行的“一线综合执法”改革,让警察既能管车又能管人——派出所安排警力现场驻守,既查交通违法,也管治安纠纷。“电子警察”也在问题多发区域“上岗”,压缩了违法停车和议价乘车的空间。今年复工复产后,外滩“夜经济”重燃,交通拥堵和纠纷却显著减少。

市民深恶痛绝的乱停车现象,近年来也得到改善。静安区一师附小门口乱停车严重,静安交警“柔性执法”,联合校方给家长发临时停车卡、开辟临时停车带,避免拥堵又方便家长,深受欢迎。

首席记者 潘高峰

公筷公勺迎来健康新家风

“中式共餐”体现亲情、热闹、温馨,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市民开始意识到,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究竟有多重要。

如何让公筷公勺不仅成为新时尚,还成为新家风?端午前夕,黄浦区豫园街道2020年首场“豫见代表”微型论坛上,人大代表、小巷总理和市民们为申城推广公筷公勺碰撞思想火花。自从杭州G20峰会后,玛戈隆特瓷器名动天下。瓷器,表达的是国风,也是家风。“公筷公勺,是新时尚,也是新家风!”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玛戈隆特骨瓷(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春阳说,大国工匠们有责任打造出工艺品一样的公筷公勺,有辨识度,物美价廉,放餐桌上显眼耐看,让人爱不释手,根本不用发愁会被遗忘。赵春阳一番话,听得黄浦区人大代表、豫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培海心花怒放。这阵子,公筷公勺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有了公筷公勺,健康有保障;忧的是,许多人聚餐吃着吃着就忘了!可假如公筷公勺特别弹眼落睛,让人爱不释手,那效果就不一样了。“顾客到餐厅用餐,用了公筷公勺,积极响应新时尚,餐厅是不是可以赠送一套公筷公勺,是纪念也是激励啊!”市民的“金点子”听得张代表连说谢谢。

普及公筷公勺,工艺考究是办法,赠送激励是办法,家里小手牵大手也是办法。豫园街道光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玮带来了社区微调查——家里愿不愿用公筷公勺呢?好是好,可会不会显得见外呢?用公筷公勺,就是守护健康,就是关心亲人,不是见外,那是满满的爱呀!这样的道理,娃娃告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没人听不进。

公筷公勺用起来,习惯成自然——公筷公勺,终究要成新家风新时尚!

首席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