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叶奇
前不久,山东一位106岁的高龄老人立下家训:“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无独有偶,河北一老人,用343封家书传递好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都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和家风,本期,在一些老人讲述的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良传统,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传承。下一期,我们还将请一些年轻人,说说他们是如何从老人手中接过家风接力棒的。
我的臂膀 你的港湾
章慧敏
7年前,89岁的老妈患上了认知障碍症。没有征兆、没有预感,病情来得太突然,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开始挑起“照顾”老妈的担子,尽管有点磕磕绊绊,但那是我必须承担的责任。那些时日,我的脑海中时常会跳出我少年时父亲教我读的第一篇古文《陈情表》,每当他读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时,父亲便泪流唏嘘,他是触景生情啊:爷爷奶奶早逝,父亲想尽孝都没机会了。他的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李密为尽孝官位都可以不要,可见古人对孝字看得多么重……
虽然我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之心,但真的做起来也难:比如我要老妈朝东,她偏朝西,处处和我拧着干;比如她听不得任何批评,反正她犯的任何错,责任都在我……我的委屈可大了:从吃现成饭的人到凡事亲力亲为,还为了守候老妈,眼睁睁地看着亲朋好友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各地潇洒。
一天,老妈突然牵挂起她的老同学许久没来电话了。我说,你打个电话去问候一下吧。她像个任性的孩子似的说,不打!就不打!我突然想到,自从老妈不认得字后,她连数字也连贯不起了,一个常年读书看报的老大学生突然间不能读,不能与外界联系,她内心的痛苦与恐惧是正常人无法体会的。老妈可以失去记忆,但骨子里的好胜心并没因此消失,她可不愿意将弱势的一面展示出来。
我试着去理解老妈,人前人后地维护着她的自尊心。苦也罢累也罢,老妈今年96岁了,我还能孝顺她几年?我发现,每当我亲热地叫一声“姆妈”,她的脸上全是满足感,她会很自然地挽住我的臂膀。于她,这就是安全的港湾。于我,也是家风的传承。
做人要知书达理
王静
说起家风,最入脑入心、受益终生的,是我小时候父母反复提及的教诲:做人要知书达理。
我的父母是小学教师,即使在生活最困难时,他们也没放松对我们兄弟姐妹七个的教育。在他们影响下,每天晚上是我们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可谓学风蔚然!
那时生活条件差,炕桌既是饭桌又是书桌,优先供读中小学的弟弟妹妹写作业,回乡的哥哥姐姐则坐在一旁捧着书本看书。当时乡村电力匮乏,电灯泡忽明忽暗,晚上八点不到还会断电。买不起蜡烛,我们就用煤油灯。就这样,我们在心无旁骛、认真读书中度过了“拔节孕穗期”,更懂得了怎样做人的道理。后来,我们先后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并在各自平台上“深耕细作”。
我与丈夫也因爱读书而结缘。父亲曾说,他的儿女找对象,可以没钱没房,但必须要“知书达理”。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学教书。丈夫是上海知青,他勤奋好学、要求上进,会前会后、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他读书的身影。后来,他常来我家借书,与我交流学习体会。时隔不久,他考取了复旦大学。退休后,我们夫妻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是活到老学到老,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承父辈留给我们的家训家风。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女也爱读书,知书达理,在各自岗位上十分出色。
腹有诗书品自高。读书不仅是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人只有读书,才能达理,进而诚实守信、提升素质。唯有如此,社会才会进步,家庭才会和睦。
爱国爱家 从军报国
褚伯葵
“爱国爱家、从军报国”是我们家的家训。回望家族成员的人生选择,无一不受其影响。
1949年以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叔叔报名参军,成为最可爱的人。叔叔的儿子到了应征年龄后,也以其父亲为榜样,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父子当兵,曾一时传为佳话。1961年,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国家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入伍、为国奉献。哥哥毅然从县公安局警察转为解放军战士,拿起枪杆子,守卫祖国东大门。
受他们的影响,我立志长大后也要保家卫国。1962年6月,我走进军营。那天,我立下誓言:服从命令听指挥,随时准备上战场。在军事训练中我能吃苦,吃大苦,很快成为优等射手、投弹能手、刺杀和队列标兵等。当兵六年,我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还入团、入党。在我服役期间,父母亲为了让我和哥哥安心,总在家信中“报喜不报忧”,说“爷娘很好,安心当兵”。我很理解他们的用心,其实,当时家里劳动力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父母亲咬牙送子参军,完全源于朴素的爱国情感。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的大兄弟也到了应征年龄。父母遵循“爱国爱家、从军报国”的家训,鼓励和支持他在祖国的西大门守卫了5年多。我的小兄弟和妹妹为了弥补未能从军的遗憾,也无条件地支持他们的孩子应征入伍。
人们都说,家训是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我很认同这个观点。现在细想想,我们褚家的家训说到底就是源自对新中国的由衷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是:爱国爱家、从军报国。这也是我们褚家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袁家英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次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都不由微微一颤,脑海里跃出了似曾相识的字眼: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这句话伴随了我家几代人的成长。
我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父母靠微薄的种田收入将我们兄妹四人拉扯成人。记忆中,母亲唠叨最多的话就是:“只有吃得起苦,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这句朴实的话给了我们极大力量。她咬着牙供我们上学,以“知书明礼”;又向我们提出“分担家里农活”,以“苦其心志”。那时,我放学回家,就自觉地去挑猪草、喂猪食、种自留田,常常忙到深夜。遇到农忙,我们凌晨4时起床,和母亲一起下田干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全家硬是靠这种吃苦精神渡过了难关。值得骄傲的是,全村就数我们家孩子读书最多。
“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幸福生活自己创造”,生儿育女后的我,也像母亲当初一样,时常在一双儿女前“唠叨”这几句话。我要求他们刻苦学习,但也在学习之余,带他们一起干活。高考一结束,两个孩子提出打工要求。当18岁的女儿在广场上顶着38℃高温汗流浃背地擦拭钢管上的铁锈时,工人师傅无法相信,这是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回首过往,女儿充满感激地对我说:“妈妈,谢谢你教会了我吃苦,教会了我奋斗,这是我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我们家最宝贵的财富。”后来,我有了孙女、外孙女,他们也比同龄人更吃得起苦,一点不娇生惯养。
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经过数代人的坚守和传承,这朴实的话语已成为我们的家文化,我们将继续把这份精神财富接力下去,世代相传。
知识能改变命运
唐汉玲
我出生在1949年前,大学毕业后幸运地从小县城来到大上海工作。因各方面表现优秀,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获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这一切,都与我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好好读书,才能自立。”这是父亲常对我们姐妹四人说的一句话。父亲在银行工作,常年奔波在外,但每次回家总不忘检查我们的功课。除了读书,父亲还很关注我们言谈举止的养成,有客人来家,总要叫我们姐妹一起向长辈请安、上茶;客人走时,一定要与客人道别。在我12岁那年,父亲因故去世,弥留之际对我们说:“要好好读书,女孩子更要把书读好,成为有用之才,才能自立……”这也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后的嘱托。父亲离去后,家境每况愈下,十分困难。母亲是家庭妇女,但她没让我们停止学习,而是独自挑起生活重担,支撑我们姐妹四人完成学业,分赴祖国各地。
随着成家立业及孩子的渐渐长大,我们也像父母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儿子读初中时,我对他说:“你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未来。学习的动力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是将来要为更多的人服务,攀登高峰。”儿子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去年他满五十岁,我送他一张生日贺卡,写上了“傲不可长;乐不可极;志不可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如今我的孙子也长大了,考入交通大学。孙子比他父亲的思想更活跃,理想也更远。我一直告诉他:知识改变命运,而我们的命运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退休后的十年来,我尽自己所能引导社区的孩子们读好书,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教导他们:国家好,我们才会好!今天努力读书,明天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