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制蛋糕为记者们加油鼓劲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节日快乐!”
今天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上午8时30分,走进“四叶草”新闻中心,“小叶子”们笑容灿烂,齐声为步履匆匆的记者们送上诚挚祝福。
早早等候在一旁的邮政工作人员同时递上一枚特殊的信封,接过一看,白色外壳左侧印着彩色的“四叶草”,还有“21”“记者节”“上海”等Logo元素。
“中国邮政已经连续服务三届进博会了,今天正逢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我们为记者们专门设计了一个纪念封。”中国邮政上海青浦分公司总经理刘丽芳一早就来到现场,她告诉记者,这枚信封颇具纪念意义。
信封右上角的邮票,是2017年11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的《记者节》纪念邮票;上面盖着的邮戳,则印着缎带与话筒组成的“21”字样。“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准备纪念封,总共有4000套,发给每位记者。从金笔到金话筒,我们也见证着三年来记者们在进博会上的努力与付出。”刘丽芳说,“四叶草”内就有临时邮政点,欢迎记者们把这枚特殊的信封寄给朋友或自己。
从第一届开始,进博会就和记者节结下不解之缘,进博会新闻中心贴心地为记者们送上小礼物和祝福。不过,热情的工作人员时常见到的却是记者们匆忙的身影:“哎呀谢谢,来不及领了,我还有个采访要赶。”
中午11时08分,新闻中心为记者们特别准备的大蛋糕来了——缩小版的国家会展中心惟妙惟肖,左右各2只憨态可掬的进宝挥着小手,为新闻工作者加油鼓劲。
小车才推到一半,还没看清蛋糕上“四叶草”的模样,现场的记者们就充分展现职业素养,举着长枪短炮一拥而上,闪光灯此起彼伏——让让,这是鲜活的新闻素材,让相机先“吃”!
过记者节,更要努力工作。当记者节邂逅进博会,三年来的每一个11月8日,都有数千名记者在进博会的工作中忙碌度过。一句祝福已经足够,更多人依然在“日行两万步”中,感受节日的氛围和职业的骄傲。
走进展馆,因为胸前的记者证,记者也收获了不少参展商的祝福。“今年辛苦啦,因为有你们,我们的精彩才能被更多人看到。”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让她感动的是,发现记者朋友们在记者节反而更忙碌了,行色匆匆、看馆采访,勤奋工作就是记者们庆祝节日的方式。
记者节前夕,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国顺荣获中国长江韬奋奖。在朱国顺眼中,一名优秀记者需要有一个大的视野,要凭栏看世界,也要能体察和体验最真实的民生。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好记者需要有一双慧眼去辨别是非,最根本的,是把所有的观察、所有的感悟化为笔下精彩的文章。
朱国顺说,新民晚报是中国内地历史最悠久的一张报纸,互联网时代给新民晚报带来很大挑战,也带来更大机遇。因此,新民晚报要秉承自己的办报宗旨,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不断贴近读者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把新民晚报办成新型的主流媒体。
首席记者 陆梓华 本报记者 杨洁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