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古老”版画今日何为 全国50位青年版画家在上海“跨年趴”
第20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1-01-06

“古老”版画今日何为

◆徐明松

首届上海青年版画展所遴选的150余件展览作品以多元而丰富的版画创作题材和语言图式,呈现了青年版画家们锐意进取的创作意识和精神面貌,亦折射出主办者开放的视野和精神向度。

上海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文地理的节点上,上海美术既有海派绘画的历史纵深,又有着多元并举的当代视野。由此而言,上海青年版画展远非止于一个版画画种的作品集结,而应该凸显当下语境里版画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历史的回溯、当下的观照,面向未来的意识看待和要求这个版画展事。

首先,展览必须反映与时代特征相契合的当代性。艺术家要积极地反映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现实和生命经验。与此同时,艺术创作的审美取向和及其形式语言也伴随时代的变化而衍变、丰富和成熟。因而,反映时代的宏大叙事和艺术家独特的生命经验,自是艺术创作的要义。诸如海平线画展就是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的上海美术创新发展的一个标杆,几乎每一届海平线展览都恰当地折射出当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和艺术创作的风格探索。同样,经历过新时期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思潮洗礼的当代版画创作,借助于版画丰富多样的表现方法和媒介,探索版画当代发展的可能性,其实有着巨大的表现空间。我们在本届版画展里,欣喜地看见青年版画家对时代命题的敏锐观察力和感悟力,以及对于媒介材料和表现方法的创新意识。

其次,在历史文脉的回溯中,尤须发掘和反刍文化资源以及文化根性对于当代版画创作尤其是新生代版画创作的正向力量。版画在中国的发轫和发展源远流长,最早上溯到汉朝。大英博物馆中收藏了7世纪迄今大量中国版画,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尤其是古代社会涉及宗教、世俗、艺术、教育诸多层面的内容图像。特别是年画这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版画样式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上世纪30年代,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版画的蓬勃发展。古元、李桦、黄新波就是重要的代表。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感召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的众多版画家,他们投入生活,表现时代主题。版画创作进入成熟期。一批反映劳动人民美好生活、祖国壮丽山河的版画作品层出不穷,像石鲁的《说理》、亚明的《喂牲口》、王琦的《晚归》、张建文的《故乡》、吴凡的《蒲公英》等等,都充满着时代的印记和怀想。新时期以来,版画创作进入黄金发展期。一方面,版画形式语言的多元化探索和复合多种技艺的纯化与精炼,为创作主题的表现和演绎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媒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时代大潮所带来的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为广大版画家的创作给予了巨大精神支撑和丰富的表达空间。

再者,展览要体现艺术人文地理的在地性空间性表征。我们不仅可以从历史的线性逻辑梳理在地性发生的文脉线索,“空间的重生和延展”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文化现象。“上海青年版画展”依托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基因,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南文化的广大幅员腹地,汇流全国各个地域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用版画这一东西方通用“世界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不断向外辐射向内聚合的展览形态,在沿波讨源和跨地缘的文化融合互动中濯古来新、创新发展,这是上海青年版画展应该阐发的展览价值意义,也是广大版画家尤其是青年版画家应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我们一直讲“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回归和反刍本民族的文化根性,在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当代转换中体现美智一体的融会贯通。在世界艺术史上,多有将地理上的故乡作为一生创作的题材,像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终其一生画的都是他的故乡——奥尔南附近的山村。怀斯、泰纳、达利也都是如此。这届版画展上的作品也多有江南意象和所在城市的题材作品。同样,在传统资源中汲取营养,更是艺术家寻求文化支点艺术自觉的创作圭臬。今次展览上也有着运用传统书法或中国器物文玩的图像进行创作的作品,不一而足。

多元开放的版画创作面貌正是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表征,在与历史的接续中寻求文化根性和文化支点,在不断拓展交流的创作版图里把握空间的向度,树立更高的标杆,上海青年版画展任重而道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