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上海九○后医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展示色香味形  工夫茶见“功夫” 带领小伙伴到西部固沙2000余亩
第9版:上海新闻 2021-01-12

带领小伙伴到西部固沙2000余亩

上海交大学子刘智卓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

刘智卓带领青年学子在大漠深处治沙 上海交大供图

一年又一年,他横跨大半个中国,带着一群又一群年轻人去沙漠治沙,为乡民找到致富之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获评2020年“最美大学生”,他将热血与青春挥洒在西部的沙漠,用行动践行理想。

坚韧“治沙人”

2016年的夏天,一列绿皮火车将刘智卓带到了大漠深处。24小时的火车、6小时汽车颠簸,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最后一片绿洲——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终于到达,刘智卓和沙漠的故事也开始了。

那一年,刘智卓和9个大一的学生睡在老乡家的地板上,没有治沙工具,就挨家挨户去借,很多当地人都觉得这群从城里来的白白净净的大学生是来闹着玩的。可是之后的每个夏天,这群学生都会出现在沙漠里,在烈日下扎麦草格子、沙柳障、种植梭梭树,战退了2000亩黄沙。

在自然的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但面对无边的大漠,这一群年轻人却用青春续写生命的力量。“环境治理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有很多人一起来完成。”刘智卓深知,要将这件事“可持续”,才能真正治沙。因此,从最早10个人开始,绿格公益团队也建立起来,一系列制度化工作的推进,令志愿者发展到如今近30多所高校800人。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2000余亩,造林3000余株。“交大林”开始在大漠扎根,成为黄沙中的绿色生机。

扶贫“技术员”

除了让沙漠环境好起来,刘智卓还想让乡民们富起来。在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他的视野。这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宿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

于是,刘智卓找专家输送技术扶贫,还制作嫁接技术指导手册,手把手教农民种植,为大漠送去肉苁蓉嫁接新技术,推动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经过努力,当地已经形成了肉苁蓉7000多亩、锁阳1万多亩的种植规模。

“板扎”班主任

在结束本科学习后,刘智卓决定去洱海支教,负责7个班的数学、生物等课程,服务期内共授612个课时。他特别希望乡村的孩子能因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力求把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班级曾有位学生没来报到,刘智卓了解到那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母亲身患重病加上弟弟出了意外,多重打击让这个学生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浪费钱。于是,刘智卓寻求社会爱心人士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一番劝说和努力,学生终于做出继续学业的决定。因为这些事,刘智卓被当地人深情地称为“板扎老师”。

“板扎”意思是“靠谱、能干”。这个称谓,既让刘智卓感动,也让他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此后,他和支教团的队友还一同建立了“啟源未来”基金会,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饿过肚子,吃过夹生饭,淋过沙漠冰雨,却也看过最美的漫天繁星;扎草植树,下地干活,也被乡民淳朴真挚的感谢暖过心;执教讲台,传道授业,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光……不管是坚韧“治沙人”,还是基层“技术员”,抑或“板扎”班主任,刘智卓服务基层、青春报国的奋斗底色一直没有改变。他就像一棵梭梭树,紧紧地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为洱海治理作出巨大贡献的孔海南老师曾说:“将个人的发展同祖国的发展、祖国的需求结合起来,不后悔。”刘智卓特别认同,他说:“西部岁月让我感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环境事业需要长久坚持,久久为功。孔海南老师这句话就像人生指南,引导我把个人的发展奉献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目前,刘智卓已经结束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回归科研生活。与此同时,他带领的绿格扶贫创业项目在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银奖。本报记者 易蓉 实习生 陈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