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六个维度“预见”新年设计新气象
第22版:创见 2021-01-13
当“终极灰”遇到“明亮黄”

六个维度“预见”新年设计新气象

◆田中达也的小人国

◆红色文创“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海上砖红色八音盒”

◆智能家居 厨房

◆猫爪瓶盖

◆周宸宸 消毒灯

普德·瓦克的橡果小人

宝山老工业遗址变身创意园,集装箱变成咖啡馆

张周捷 天空之翼示意图

田中达也的小人国

马默德·芮德文的气密吊舱系统办公空间

◆琳恩

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对设计文创行业来说是极富挑战的一年。在“最好的时代”遇到糟糕的不可控因素,极大程度考验着设计师和文创工作者的智慧、毅力和勇气。如今,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但是用心创造的好设计仍是人们生活中陪伴左右、不可或缺的伙伴。

不少大牌设计师纷纷再造过去的经典之作,年轻设计师虽然少了诸如米兰家具展这样在国际设计界崭露头角的机会,但经过一年的磨炼,褪去了浮躁,重新思考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再为设计而设计,已经成为不少年轻设计师的共识。 ——编者

作为国际设计之都,上海从去年“五五购物节”的“热”,到南京路步行街东拓的“融”,首店、首展、首秀,处处都有设计和设计师的身影;夜读、夜游、夜娱、夜秀的“不夜城”跨界叠加中,文创同样发挥出巨大能量;彰显大都市经济业态优势的“五型经济”,创意产业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如果你需要直观的视觉形象来理解这种现实与希望交织的景象,可以参考一下色彩研究机构“潘通”(Pantone)近期发布的2021代表色“灰黄”,这种色彩仿佛是“终极灰”遇到“明亮黄”,所代表的时代情绪一目了然——当温暖的阳光和美好的希望包裹着更深层次、更坚定的思考时,传递出的是一种美好的信号:一切都将会变得光明。

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广阔舞台

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为他们提供了不俗的发展机会。近些年,上海城市局部更新和微更新渐入佳境,不仅有“高大上”的艺术作品,不少“接地气”的细节也受到追捧。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揭幕时,一盏有故事的路灯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复刻模型灯柱和带有历史感的浮雕砖带,配合线性光影,让南京路“第一盏灯”熠熠生辉。这个细节给了不少设计新锐以启发。上海不少老社区正在进行路灯照明改造,如何结合社区历史和文脉量身定制独特路灯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这就和垃圾分类实行之初,多家设计事务所根据不同小区的实际情况打造专属垃圾房而走红一样,只要城市的公共空间存在设计需求,就有设计师发挥才华的舞台。事实上,上海市区的老工业遗迹改造仍有不小余量。去年就有设计师将杨浦滨江一处制皂沉淀池旧址改造成网红“皂梦空间”。在位于宝山的前上海第三毛纺厂仓库用地,有设计师根据当地常见的“集装箱”元素,将六个极具先锋艺术感的集装箱拼搭,设计成独特的咖啡馆。

公共厕所、新一代菜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改建升级也都不乏样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公共空间的设计佳作都有成为“标杆”的机会。

打怪升级,防疫美学融入日常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让防疫设计更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常态,是不少有远见的设计师正在思考的问题。

让人们“便捷防疫、随手消毒”是他们的目标之一。陈旻从传统的手帕中获取灵感,设计了能像手帕一样携带的口罩手帕,旨在“治愈”那些常常忘记携带口罩出门的“马大哈”。而周宸宸则将紫外线灯和托盘相结合,做成可伸缩的可爱蘑菇形状,试图在不改变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人们对日用品的“无意识”消毒。

为了让人们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给防疫减负,设计师也是煞费苦心。设计师马默德·芮德文为了让员工安心办公,动用气密吊舱系统,打造出六角形蜂箱结构的组合办公空间。这种隔离式的空间不仅能让不同的项目组以各种组合形式对其进行排列,而且配备了自动无把手丙烯酸门、面部识别控制、通气风扇和空气净化器,以及空间人数监控,尽可能保护在疫情期间不得不“面对面”办公的人。

微观世界故事照见内心美好

疗愈设计仍然会在今年大行其道,而且还有往细节发展,往小处发展的趋势。比如:某饮料商就聘请设计师,一口气推出了八款造型各异的猫爪瓶盖,虽然分别增加了储存药品、放置手机等实用功能,但用主创设计师的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用萌趣带给人们一些“小确幸”。

如果要说把微观世界设计的疗愈功能发挥到极致,那么非日本设计师田中达也莫属。在他设计的“小人国”中,巧克力是可以开垦的“沃土”、包子是印第安人的帐篷、胶带可以变成滑滑梯,那些微型人偶在不同场景中“活动”的画面充满故事感,仿佛一幅幅治愈系电影中的温暖画面。

用心观察,发现世界的美好一面,像田中达也这样的场景故事设计师越来越多。捷克艺术家、设计师普德·瓦克就用当地常见的森林橡果来构建微观世界。这些橡果小人会谈恋爱、吵架,也免不了做饭、劳动,在瓦克的巧手下,几颗果子的粘贴,就让它们成为真正存在于某个世界的“人”,也让人们换一种角度观察自己生活的世界。

生活如此美好,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设计师来帮助我们发现无处不在的美。

ins风退潮,智能家居时代来临

在室内设计领域,大咖们在预测未来趋势时,几乎都表示出对ins风的摒弃。室内设计ins风曾凭借纯净、简洁、线条感强烈的“上相”特质,在社交媒体上风头无二。然而,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光有颜值是不行的,还得“玩真格的”。

与“花瓶式”的ins风设计不同,如今的智能家居虽在外观造型方面仍待改进,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已有目共睹。因此,智能家居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在装修改造真人秀中,就有设计师在老年人家里安装辅助行走和远程抓取物件的智能设备,获得好评无数。类似的智能设备还有自动烹饪厨具、嵌入服药提醒功能的药盒、能自动订购食材的冰箱等。

只不过,不少设计师对智能家居的应用理念和驾驭能力尚待提升。这片蓝海将是未来新一代设计师的“必争之地”。

让“算法”拥有人间温度

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说,智能和算法的浸入对设计行业本身也是一个挑战。一批国际大腕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算法”辅助创作。例如菲利普·斯达克就和AI联手,打造注塑椅子。这个消息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虽然这次AI扮演的是大师的学徒和帮手,但“算法”的学习能力不容小觑,很难说以后会不会有“算法”能取代设计师。

不过,真正了解“算法”的设计师倒也不慌,因为好的设计应该具有人间的温度,而“算法”却是冰冷的。数字艺术家、设计师张周捷就是这一派观点的支持者。“算法”是被设计师所控制和驾驭的,运用“算法”的确能创造出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优秀作品,但最关键的数据和灵感还是来自设计师的所见所想。他最近为某商业空间创作的作品《天空之翼》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观点。嘉定南翔因鹤得名,在把创作主题定为“鹤”之后,张周捷全面融合鹤的形意与装置机械原理,使用“算法”和数字技术,实现了让飞鹤装置“灵动飞舞”的景象。

如果没有设计师的灵感和对主题的把控,仅按照“算法”所得出的结果来制作,未必会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2021年,或许会有更多的设计师与“算法”牵手。

抓住时代发展的每一次机会

自从设计创意成为独立行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设计师不同的机遇。红色文创近些年佳作不断,依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红色文创产品也越来越受关注,并呈现出潮流化、年轻化特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色文创的关注度再上新高,有想法,爱跨界,敢突破,年轻设计师在红色文创领域也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再来看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对于设计师来说,每一步规划背后都是机会。比如:乡村振兴,从农产品包装和相关视觉设计,到非遗、土特产IP文创的开发,再到乡村建筑再设计和文旅产品开发,都可以把设计的文章做深做透。2021年,就让美好的设计与我们的生活再亲密一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