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华
有一段时间,手机上不断给我推送有关“老司机”的资讯,这事起始于自领驾照20多年来,保持0扣分纪录被打破的那一天,“大数据”知道我的憋屈。
去学校接送小孩,必定走的是那条万航渡路。过了新闸路,前面是万航渡路和武宁南路Y形分岔道,而左转的仅一根车道。车过路口,因为前车排队,常常落在斑马线上,有时借道开上去一些,路上划的是虚线,待前面绿灯亮起,再回到左转弯道,如此行车多年,从来都很顺利。不料有一天,突然收到“上海交警”的短信,说我在此路口,驾驶的车“被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了‘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违法行为……”
虚线变道,不很正常吗?询问朋友,查询网络。网上有一篇《这三种情况,老司机都未必知道》的帖子,其中之一说了虚线变道,我才明白:虚线虽不禁止变道,但是相邻车道的车在排队等候,或缓慢行驶时,是禁止变道的。那么以往车行此地,怎么没被察觉呢?朋友告诉我,前面的Y形分岔道口,新近安装了监控探头,探头捕捉到了我的误读,发送给我一段处罚的信息。
事情过去了,但“大数据”仍然不断推送,警钟长鸣。其实老司机也有新的问题,比如那一次,刚上车开了没多远,后视镜里,紧随的一辆车开始闪晃大光灯。道路并不拥挤,我前面是一辆四吨小卡车,我不打算超越,但后面车灯不停地闪动。我虽为老司机,但开车仅为上下班代步,退休后则接送小孩去幼儿园、学校,鲜有开长途的时候。行车途中,还没遇过如此频频的车灯催促。我有些恼怒,但还是靠右减速,等着后面的车辆上来,看他究竟想要干什么?片刻尾随的车驶近了,和我并行时,他摇下车窗,指了指我的车门。我这才发现,我的车门没关好,随着车身的颠簸在轻轻开合晃动。待我关好车门,那辆蓝色的马自达6已经行驶到我前面。
误读灯语,我不会辨别提醒类的灯光。但在那次行车后,迫不及待地上网,自我补上了常用的灯语知识,比如闪三下大灯,代表善意的提醒,马自达6使用的就是这种灯的语言,可惜我读不懂,车灯频闪,感到烦躁。我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大数据”又要不依不饶地给我上课了,而且是有关灯语的全解读。
说来也很凑巧,前些日子的一个下午,南北高架路况不错,我接上放学的小孩,车速快了点,近徐家汇路出口,突然发现左前方一辆车亮灯要变道,虽然有段距离,但看到后面有车紧跟着,立即想起有个灯语是:后车跟车太近,间断式亮刹车灯。活学活用,便踩一下刹车,以示提醒。但这一脚似踩在地雷弦上,后面那辆栗棕色奔驰车被引爆了,几番欲冲到我车头前,避让了几次后,下了匝道,奔驰终于冲入我的车道,两辆车碰撞在一起。事后得知,后车当时跟得太紧,险些追尾,便误以为前车突然亮起的刹车灯,是一种故意、一种戏弄。
撤离靠边,交警看了行车记录仪,明显是一起简单的人为事故。开奔驰的年轻人衣着鲜亮,公司白领无疑,他也不再辩解,承担全责,没想到到汽修厂检查后,我的车左侧大光灯被撞坏,重新换一个进口的,花费1.8万元,这是由误读灯语而付出不菲的代价。我告诉他,有空去网上查询一下。“大数据”知道奔驰的手机后,会诲人不倦地推送这方面知识,想必奔驰今后也会是灯语精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