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别再为甲状腺结节“纠结” 免疫治疗刷新晚期头颈癌患者生存纪录 精准靶向治疗助力晚期肺癌患者长生存 植入“脑起搏器”可缓解丛集性头痛
第24版:康健园 2021-02-01

精准靶向治疗助力晚期肺癌患者长生存

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得到了相比其他癌症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新药投入。目前肺癌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肺癌治疗的新选择。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凭借着创新药物获得了长期生存,改善了生活质量,打破了人们对肺癌治疗的传统认知。

所谓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来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阻碍癌细胞生长,其全身副反应小,作用精准、效果优越。患者如果要采用靶向治疗,则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来确定是否有相关的靶点基因改变。目前研究比较透彻的靶点包括EGFR、ALK、ROS1等,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突变率较低的肺癌罕见靶点被发现,如c-Met、Her-2、RET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肺癌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樊旼教授表示,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找到能从靶向药物治疗获益的人群,是肺癌专业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合适人群包括三个必备条件,合适的标靶、合适的期别、合适的功能储备,肺癌患者就诊时,医生会通过查体、化验、影像学检查等医疗手段作出精准诊断,制定适用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约75%的患者在发现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且大多为老年患者,在无法承担手术风险的前提下,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或者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也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作为局部治疗,放疗能够将肿瘤细胞摧毁,同时改善肿瘤微环境,释放新抗原,可以重新产生对免疫药物的敏感性。樊旼教授指出,肿瘤的治疗手段各有优势,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既能挑大梁也能跑龙套,缺一不可,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以及保证生活质量。

我国的肺癌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患者类型,肺腺癌患者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率约为60%。目前已有针对不同靶点的肺癌靶向药物相继在我国上市,EGFR、ALK等常见的靶点已经有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药物“三代同堂”。晚期肺癌患者无论在耐药或者二次突变后,可以通过精准的检测确定用药依据,选用对应的药物,延长生存期。最新临床研究显示,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三代原研靶向药的总生存期达到了38.6个月,超过了3年。

2021年元旦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正式公布,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肿瘤领域,有超过50种抗肿瘤药被纳入医保,其中和肺癌患者相关的有7种靶向药物和2种免疫药物。

柏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