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今年 我在上海过年
第8/9版:新民印象/目击 2021-02-09

今年 我在上海过年

视频拜年 安徽人荣庆艳和汪为兵今年留在上海过年。“徐汇区环卫职工之家”公租房里的无线网络很好,他们每天都能通过手机和六岁的儿子宇轩视频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在万有全东江阴街菜场,来自安徽宿州的蔬菜摊主董标、刘萍夫妇俩已和老家的亲人联系过了,牛年春节不回家。他们的摊位是市民最喜欢的“平价蔬菜”摊点专柜,春节期间可以让顾客天天吃上新鲜蔬菜 杨建正 摄

年味浓浓 金山工业区人才公寓内,来自河南的何晓玉正在装饰房间。在金山工业区新金山发展公司工作的她第一次留在上海过年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今年寒假期间,选择留在学校过春节的同济大学学生超过3000人。为了丰富留校学生的生活,同济大学组织了新春观影、城市徒步、趣味游园会等近百场活动,让留校学子过上“暖心年”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包饺子、贴福字、游外滩……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多个在沪项目组织开展“留沪工友庆新春”活动,让留在上海过年的建筑工人体验花样“年味”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家乡年货 来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李思是申通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车站值班员。今年,是她第一次在上海过年。虽然无法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团聚,但是从家乡寄来的满满7箱土特产,塞满了冰箱,带着浓浓的年味儿和亲情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孙启龙(右)和孙启权兄弟俩在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年前收到了安徽六安老家亲人寄来的满满一大箱腊味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老外过年 上港外援奥斯卡和家人一起留沪共度中国新年。面对镜头,奥斯卡一家向上海球迷们拜年贺新春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来自西班牙的孟昊文十分热爱中国文化,他说中国年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春节临近,他与家人一起购置了中国结、红灯笼,为家增添一份中国年味儿 本报记者 李铭珅 实习生 顾清文 摄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肖茜颖

亲手在租赁屋里贴上窗花、春联,被父母的“重磅”年货快递围绕,和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同学分享南北美味,再来个浦东滨江、外滩新春游……为了疫情防控,不少务工者或学生选择留沪过春节。在他们看来,这个春节,有别样的“年味”,更不缺来自于“小家”和“大家”加倍温暖。

一人的讲究

还没到除夕,25岁何晓玉已把金山的租赁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并仔细贴上了春联、窗花。老家在河南的她说,今年留在上海,但仪式感绝对不能少。从她记事起,除夕老家都会贴春联和福字。父亲是总指挥,提前选购春联,并决定不同含义的春联对应张贴何处:院子门口要讨个“财源广进”口彩;客厅门上贴个平平安安的祈福语;厨房总少不了“五谷丰登”……而她是得力的助手,一副副春联也是她对新年的期盼。如今身处金山的小何只要看到大门上的对联,冰箱和橱柜上的倒福,红红火火的年味和家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还拍下窗花的美照,分享给父母并让他们安心:女儿不在他们身边,但这个年一点不将就,老家的习俗一个都没忘。

一家的牵挂

在上海轨交1号线工作3年,黑龙江姑娘李思第一次和父母分隔两地过年。她还记得,上个月和爸妈在视频通话中表示过年不回家时,爸爸说要上洗手间,迅速走出了镜头。之后,却迟迟不见他入镜。等到妈妈把镜头方向一转,李思才发现爸爸泪流满面。“我以前都没见过我爸哭,我当时在下班路上,也一路哭。”李思说,不舍归不舍,父母依旧支持留沪决定,立刻开始为她张罗年货。虽然网购发达,但他们坚信家里的东西好吃又安全。十来天之后,又让李思大吃一惊。7箱美食快递重磅来袭:冻大鹅、猪蹄、酱牛肉、猪耳朵、香肠、土豆干、榛蘑、黏豆包、瓜子、花生、榛子等应有尽有。“我妈先写好菜单再和我爸一一采买,这存量绝对够我和3个室友过完春节了。”而视频电话“面授”烹调方法,也成为这家人佳节里最甜蜜的时光。

多方的关怀

这个寒假,高校中不少学子留校过年,校园内年味十足。老家在新疆、来自于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玛合沙提表示,第一次在上海过年很新奇,也特别有归属感。学校精心策划的近百场文体活动让他眼花缭乱:线上线下、两个校区联动的新春灯谜会;“红色济忆”寒假城市徒步活动要办五期主题活动;新春观影活动还将放映《紧急救援》《夺冠》《吉祥如意》等好片……

而让快递小哥惊喜又暖心的是一场悄悄开启的新春慰问秀。近日,盒马鲜生员工杜亚飞和同事发现走了无数遍的配货通道里突然挂上了一串串星星点点的灯,挂上“你是这个城市最靓的仔”标语,还多了一面照片墙。定睛一看,竟是他和其他同事的取货、骑行、配送等工作照。杜亚飞立刻拉同事一起来看,并感慨着:“原来,我们的付出真的被看到!”制造惊喜的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他们还带来小型乐队,用温暖的歌感谢新春守沪的“骑手”。杜亚飞说,“不少同事都来自于江苏、安徽、河南、重庆,过年自然想家,但这座温暖的城市,同样是我们的家,我们不孤单。”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