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冯峰)记者昨天获悉,最近,静安区对“不可食用猪肉”的回收处置机制,被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列为全市规范处置不可食用生物产品成功举措。
猪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等,统称为“不可食用猪肉”,如果吃了这些“垃圾猪肉”,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多年来,静安区一直将做好“不可食用猪肉”的回收处置,作为区政府惠民实事工程之一,确保市民安全食用猪肉。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措施,强化“不可食用猪肉”统一收集、统一运送、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置,实现全面回收、全程监管、全区覆盖的闭环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静安区拥有35家标准化菜市场及7家食品大卖场,对它们的严格管控,是杜绝“垃圾猪肉”的重要抓手。南京西路市场监督管理所辖区内有3家标准化菜市场和5家大型超市,每个猪肉摊位均设立了“不可食用猪肉”回收桶,菜场里设“不可食用猪肉”回收存储冰柜,定期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置。同时,该所派出检查人员,定期检查“垃圾猪肉”的回收处置,如果发现原猪重量与切割出“垃圾猪肉”的数量不相符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一追到底”,直至查到全部“垃圾猪肉”为止。该所还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告知广大消费者认识“垃圾猪肉”的危害性。
2020年度,静安区成为全市无“不可食用猪肉”流入市场的城区之一。据统计,该区去年共计回收垃圾猪肉达63054.1斤,相当于315头成年猪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