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科创协同“1+1+1+1=1”
第11版:长三角/封面 2021-06-15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科创协同“1+1+1+1=1”

本报记者 马亚宁

长三角科创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本月初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产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长三角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个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将为长三角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提供创新支撑。

1

长三角科创发展再升级

“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要践行国家战略,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以‘1+1+1+1=1’的思路来运营建设,充分发挥三省一市合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

长三角区域地缘相近、人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有历史脉络的传承,又在不断演进深化。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程师成就了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经济;上世纪90年代,浦东大开发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带动长三角成了当今的世界工厂。跨入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带来了新的机遇。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浦江创新论坛主席徐冠华院士指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将助力长三角发展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增长极。”

去年3月,科技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

根据科技部的意见要求,明确由上海市牵头,协同苏浙皖三省共同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高地。2020年10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得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开启长三角科创协同“新跨越”。

2

实现科学到技术的转化

在总体定位上,创新中心立足于国家重大区域创新战略需求,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使命,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力争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产出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推动长三角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长三角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在任务布局上,创新中心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充分依托三省一市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牢固、科教力量雄厚的优势,主要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以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中心坚持“共需、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按照“一个核心团队、一套运行机制、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个创新体系”模式,探索建立一体化高效运行发展的新机制,加强区域创新资源统筹和共享利用,同时兼顾三省一市各自资源禀赋与基础优势,实现各扬所长的差异化协同发展。

3

生物医药打响协调发令枪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三大主攻方向。借着创新中心的东风,生物医药产业率先发力。上周,“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信息平台”在上海成立。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信息平台的启动促进区域内项目、技术和人才交流互动以及设备资源共享,“旨在强化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源头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

生物医药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高科技领域之一。浦江创新论坛上,陈薇院士也表达了对创新中心的期待,“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个部门的助力,需要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希望借助刚刚揭牌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科技战略力量,打造我们国家坚不可摧的生物长城。”

长三角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发展最好、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产值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30%左右,而且长三角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大学、创新型企业和临床机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表示,最近在上海揭牌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资源统筹共享,发挥三省一市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长三角医药产业集聚化、融合化、协同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和复旦大学上海市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信息平台”。经过8多月的努力,信息平台已初步建设成形,收录展示了上海市各高校生物医药相关项目、技术、平台、仪器设备等详细信息,为进一步拓展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打下了基础。

例如,在新药项目方面,包含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免疫、中药、抗病毒等领域的研发信息;关键技术方面,覆盖前沿技术、药物筛选、合成工艺、药物递送和人工智能;仪器设备方面,包含色谱分析仪器、生物生化仪器、影像检测仪器、测试诊断设备和工艺实验设备等。

4

科技创新券落地开花

“过去寻找省外的创新载体,得自己一家家联系,还得说动对方注册浙江的平台,现在问题迎刃而解。”浙江亿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邹军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的红利很“实惠”,与上海高校合作共享科研设备及科研人员。“此前研发一个产品至少要投入400万到500万元,使用‘创新券’后,通过与高校合作,使用高校的设备、人员助力企业研发,使得研发费用大大降低,研发周期也能大大缩短。”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创新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早在2018年底,上海·苏州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启动,推动上海和苏州成为国内首个跨区域科技资源通认通用发布区域,成为长三角科技资源协作示范区和发起单位。

为鼓励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使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20年12月三省一市科技主管部门联合推出了《关于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的通知》,围绕“扩大服务范围内容上做加法、打通服务界限上做减法”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建立三省一市互认的资源池,推出通用、通兑两种用券方式,除青浦、嘉善、吴江、马鞍山等试点区域外,相城等多个区域也提出加入试点,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升长三角区域城市竞争力。

随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测试版上线,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区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登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在线申领创新券,使用来自三省一市区域内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资源开放等服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