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上海构建长三角“2小时城市圈” 薪火相传 一体化助非遗保护
第13版:长三角/视点 2021-06-15
专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

薪火相传 一体化助非遗保护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在沪开幕,现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非遗项目受到广泛关注。江南文化底蕴深厚,长三角非遗项目有许多共通点,其保护、传承、创新更受到业界关注,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章莉莉。

1 “一体化”提供大平台

记者:长三角一体化,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带来哪些新的亮点?

章莉莉:上海地区的非遗项目与周边相连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非遗项目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这是由于上海开埠后大量江浙一带移民进入上海,从而形成了上海的江南文化特征。比如,江南丝竹就是由江苏省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流行于上海地区、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又比如,苏州评弹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同时也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上海的非遗项目评弹与苏州评弹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传统工艺门类中的竹刻同样流行于江南地区,上海的嘉定竹刻、常州留青竹刻、无锡留青竹刻、徽州竹雕、黄岩翻簧竹雕,相互之间,血脉相同。

我们看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聚集地,产业集群成熟。上海曾是全国轻工制造的核心城市,具有很好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江苏省的制造业极为发达;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迅猛;而安徽省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总体来讲,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一般具有对江南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具有较为相似的江南美学审美意识。在上海非遗的十大门类中,能依稀看到徽派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楚汉文化的影子,汇聚交融,共同构成了精致、多元、诗性、富庶的长三角文化共同体。

2 江南土布“活化之路”

记者:最近,您经常提到有关江南土布技艺传承发展,为何会关注到这一领域?

章莉莉:江南土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男耕女织、机杼不绝的景象,形成了江南文化特有的风貌。目前江南地区的土布有“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国家级)”“土布纺织技艺(省级)”“崇明土布纺织技艺(市级)”“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市级)”“苏州土布染织技艺(市级)”等被列入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南土布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蕴含着江南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曾经是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都使用的蓝白色为主的江南土布,近年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大家很难看到土布。能织造土布的传承人都年龄大了,土布织造的传承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

如何把寻常人家压箱底的土布走进现代社会,我们希望用设计帮助公众看到江南土布之美。首先培养一批理解江南土布技艺、设计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帮助江南土布之美重回现代生活,让土布形成新时尚,让年青人能喜欢江南土布。其次为江南土布寻找一批青年传承人,让这个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近几年来,我们有些研究生为江南土布设计了一批文创,有“惊喜连连”喜字布婚礼文创系列、“井井有条”井字布礼盒系列等。从江南土布纹样发展而来的文创系列,为江南地区传统工艺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携手”探寻全新可能

记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能够得以传承,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让更多的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认识、“亲近”非遗,长三角可以做些什么呢?

章莉莉:近年我们正在实践“非遗与品牌的跨界合作”,希望更多品牌能助力非遗传承。2019年11月,我们在进博会期间推出的“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合作项目,在进博会展览期间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议。2020年4月,在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我们推出的“哈氏食品+赤水竹编”合作项目——“竹报平安”海派点心竹编礼盒篮,受到了市场强烈的反响和好评。这两个项目为非遗带来更多订单,也让非遗走进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自2015年来,在学校承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教学实践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大批传承人来到上海学习。他们来自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青海省等地区,那里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地理环境多为高山和高原,当时也分布着一些贫困县和贫困村。他们大多与外部的沟通和联系不多,缺少市场渠道,从事精湛的手艺却和市场联系度不大。

长三角地区恰好能为中西部的传统工艺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提供设计研发服务和销售渠道。同时以新兴科技力量为途径,发挥长三角地区人们求实进取的性格优势,在材料、工艺、技术方面进行突破,也是一种“材料科技创新”。目前长三角地区面临产业整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非遗的传统造物智慧,能为当代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提供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体现,能为新时代各行各业带来发展空间,是一种文化赋能,也为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通过长三角四地“携手”,可以在传承体系创新、研发模式创新、材料科技创新、信息传播创新、文化产业创新、商业市场创新等领域,让非遗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使其能就吸引更多潮酷年轻人的目光,让非遗也可以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于长三角文化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