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等待的意义 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今上市 原油期权今挂牌上市 让租客放心租房 租住服务要先“强”!
第6版:综合新闻/专版 2021-06-21

等待的意义

曹刚

神舟十二号遨游太空,已过四日。许多人在屏幕前等待新消息;亲人们在等待英雄平安凯旋;战友们在等待下一次任务的召唤;大家都在等待中国的空间站明年如期建成。

等待,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对中国航天的意义却不同寻常。

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汤洪波,起飞后几次看向窗外,好奇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2010年成为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等了11年,一飞冲天。55岁的邓清明,还在等待。他是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中,现役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刻苦训练23年,同样是英雄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俩都曾加入备份乘组,上或不上,一样全情投入,百分百付出。三次飞天的聂海胜说: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等待,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做最充分的准备、保持最佳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另一种等待,也特别不容易。默默支持航天事业的家人们,早已将“等待”看作生活的一部分。昨天是父亲节,想起多年前采访航天员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他说,儿子入伍23年只回家6次,加起来不到2个月。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容灿烂。等待,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习惯、分担、不打扰,纵有万般不舍和牵挂,也要微笑面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实施之初,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最终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已经让我们等待了29年。这份等待,意味着科学谋划、自主创新、脚踏实地、说到做到——从无人试验到一人一天,从多人多天到中期驻留,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后,如今终于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按计划,中国今明两年会实施4次载人飞船发射,不用再等多久,中国空间站呼之欲出。前两批航天员都从飞行员中选拔,第三批新增了“航天飞行工程师”与“载荷专家”。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里可能还会出现更多不同专业领域的新成员,人人都有机会。

那一幕有多美,已经有点等不及想看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