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城市山民(中国画) 爱牛入画 我们懵懂无知 水中人参,练塘茭白 忧忘何时两相抵 秋日谈诗何悲秋
第21版:夜光杯 2021-08-20

爱牛入画

吕国英

千百年来,世人心目中的牛,是神牛、是仁畜、是金牛、是佛牛,人们圣牛、尊牛、敬牛、珍牛、爱牛,绘于画中、请在殿堂。

古人以牛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与古人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追根溯源,其滥觞应在远古时代。从遗存的历史痕迹与相关文献观,原始人类出于狩猎、模仿或游戏等动机,牛“作品”往往是刻于居住洞穴的石壁、崖岩之上。严格意义上说,兹尚不属于艺术创作。

真正属于艺术创作的牛作品,见于三国时期的著名画家曹弗兴。据文献记载,其有《三牛图》传世。早期画家中,有牛作品传世者,再就是六朝梁武帝时期的陶弘景,其画《双牛图》,一牛首戴金笼头,被人前牵后赶;一牛悠闲水草边,饮水食草信步悠然。作者用以回答谢绝梁武帝请出为官的好意,传为千年趣话。到唐宋以降,以牛入画成为风尚,画牛名家代有辈出,画牛名品时有呈现。

说牛画,不能不谈《五牛图》,此画由唐代著名画家韩滉所创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之一,也是韩滉唯一传世作品,还是现在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绘画。《五牛图》的确“名副其实”,画中五牛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既各具状貌,又姿态各异。从毛色上看,五头牛中,有三头为黄色,一头为黑白花斑,另一头为黑褐色;从形貌上观,五头牛皆为立图:一头为左向侧身立图,一头为右向摆首半侧身立图,一头为前向正位立图,一头为左向昂首侧身立图,一头为左向俯首侧身立图;从神态上察,一头头系红络、表情庄重,一头投足摆首、情态悠然,一头举目欲行、轻松自在;一头昂首耸肩,如待笃行;一头矮丛搔首、闲步信然。通览整个构图,五牛之间几近等距,除最后一头颈部近处有一低矮树丛外,再无其他景衬,因此,每头牛之画面均可独立成章,具有完全整一的视觉感受。据文献记载,这幅《五牛图》一经创作完成即引发收藏追捧。北宋时,曾被收入内府,宋徽宗题词签字。宋遭元灭之后,这幅画被书画大家赵孟頫收藏,其如获至宝,留下了“神气磊落、希世明笔”的题跋。至清代时,《五牛图》被征召入宫,成为乾隆皇帝的珍爱之宝。清朝末年,该画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件稀世珍宝落入外国人之手。上世纪50年代初,《五牛图》出现香港拍卖行,底价标注10万港元。遵照周恩来总理“不惜代价,抢救国宝”的电报指示,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机智、高效、出色的运作下,这幅画得以及时撤拍,最后并以意想不到的6万港元的低价购回了这幅名画,连夜转送北京。如今,《五牛图》就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被称为“镇国之宝”,因为其早已不是一幅画,而是盛唐的见证、审美的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载体。以牛入画,代有笔墨,承载着牛精神的喻示与象征,也寓意着文化的光大与传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