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
在众多旧上海影歌星中,龚秋霞现在不太被人知晓,也很少被人提及。其实她当年名噪一时,在上海两次评选七大歌星时,都是位居周璇、白虹后的季军。
龚秋霞以其内敛、典雅、自华的独特气质,犹如香自苦寒的梅花,吐露着异样的芬芳,因而享有“梅花仙子”的美誉。
传唱至今的《秋水伊人》是龚秋霞的代表作之一。此曲是她1937年主演的电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这也是贺绿汀根据其声线和演唱特点而量身定做的。
龚秋霞是受到正规舞蹈训练和接受过系统西洋科学发声和歌唱训练的影歌星,这在当年的上海滩是少有的。她1918年出生,崇明人,自幼显露表演才华,早在初中时代就跟随俄籍舞蹈家学习芭蕾及水手舞、踢踏舞等;同时又追随德籍音乐家学习美声唱法。
有着芭蕾功底和美声唱法的龚秋霞,中学还未毕业就被梅花歌舞团相中,挖去当专业演员。她出众的舞技和不凡的唱功,很快就成了团里的头牌演员。在五年的舞台歌舞生涯中,她主演过《名优之死》《杨贵妃》《丁香山》等二十多部歌舞剧;到过全国各大城市及南洋巡演,影响甚广。但随着电影歌唱片的日隆,舞台剧已渐渐被边缘化。此时,有着不俗舞台表演才华的龚秋霞,也怀揣着梦想,希望能在电影这一新领域有所作为。
龚秋霞的电影处女作是《父母子女》,导演胡心灵慧眼识珠,看中了从未涉足过银幕的龚秋霞担纲主演。不负导演厚望的龚秋霞,在片中的表演把握准确,情节处理入情入理,丝丝入扣;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影片大获成功,龚秋霞也由此在影坛站稳了脚跟。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胡心灵导演,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与龚秋霞互生爱慕,最终走向婚姻殿堂。
在以后三十多年的从影人生中,龚秋霞拍片无数,其中由吴村编导、大同影业公司投拍的歌唱片《柳浪闻莺》特邀龚秋霞和白光主演。片中共有插曲十五首,为中国歌唱片之最,分别由沪上众多名家谱曲。龚秋霞在片中演唱了七首插曲,独唱四首:《女神》《初阳》《宵之咏》和《我们的歌声》,另与白光合作三首:《柳浪闻莺》《湖畔四拍》和《湖上吟》。这部影片的成功,使龚秋霞的演艺事业达到了巅峰。
抗战胜利前夕,龚秋霞与她的小姑——中国著名芭蕾舞演员胡蓉蓉(原上海舞蹈学校校长)联袂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歌舞晚会。在晚会上,龚秋霞先后三次出场,演唱了十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思乡曲》《秋水伊人》《恨不相逢未嫁时》《蔷薇处处开》等。担任晚会伴奏的是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陈歌辛指挥。观演的上海国立音专声乐系的师生对龚秋霞的演唱,称赞有加。
抗战胜利后,龚秋霞像上海许多影人一样,往返于沪港两地拍片。上海解放后,龚秋霞加盟香港长城影业公司,主演过许多经典作品。步入中年后的龚秋霞改换戏路,专演老年妇女;同时以培养香港青年演员为主。
2004年9月7日,龚秋霞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