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饰演柳梦梅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上海戏校校长张军又回到了剧场,踏上了舞台,扮成了那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柳梦梅。昨晚,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首演,张军有脱胎换骨之感,一方面他从4月至今已瘦了近10公斤;另一方面,是对这部戏的相见恨晚,能够出演这样一个柳梦梅,他沉醉其中,不舍落幕。
20多年前的张军演柳梦梅,只捞到一折半的戏,那年俊秀的小生只在戏中匆匆露了个脸。这一次,戏份实在吃重,坐在前排,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汗珠。从序幕到终章,这个柳梦梅就几乎没下过场,以往《牡丹亭》戏份侧重于杜丽娘,这一版让柳梦梅的形象丰满了很多。
演至留白处,张军索性放弃表演。戏里戏外经历了太多生生死死,抵不过两个字:无解。张军安然接受生活的馈赠,以无为而为之,将那么多过往的柳梦梅归零。“其实我不是一个创作特别多的演员,距离《春江花月夜》在大剧院首演已经过去7年了,有好戏来了,我就做了,其他时间,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啊。”张军说道。
在戏的尾声,柳生恍惚间见到丽娘,不敢相信,跪泣道:“休落了,休落了,则怕又是一梦,再被落花惊醒!”台上的张生也不禁拂起衣袖拭泪,“这绚烂的3个小时很快就要过去,舞台的大梦、艺术的大梦、人生的大梦也终有一天要落下帷幕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远就是一个时间的循环。”
在这场独特的“双梦记”里,观众感受着至情跨越生死鸿沟。汤显祖曾在和朋友的书信中谈论戏剧创作感受时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演员唯有将“情”字演尽,才算将戏演得圆满。这台重逢《牡丹亭》生发出无与伦比的化学反应,因而回味也变得有趣起来。
本报记者 赵玥